端華同學唱酬錄

2025年1月7日 星期二

2024-2025年香港之旅其廿七:澳門

2025年01月06日(星期一)
未7點起來,將群組詩作收編;沒帶手提電腦隨身,林紹強《中華傳統文化淺談》第78講,必須等從澳門回港後才收編。
八個人一起在「維港」吃早餐
嘉珈說在Victory A Cafe留了座位,我們和南哥、家姊下樓,步行去謝斐道「維港」,八個人一起吃早餐,我付現金。
可兒與爸爸

好大的菠蘿包

樂兒也一樣喜歡菠蘿包

港澳碼頭

港澳碼頭

金光飛航

「金光飛航」自拍

「金光飛航」
在銅鑼灣站下地鐵,在上環站下車,步行去港澳碼頭,過香港海關,家姊先去購買船票,每人178元,一個大人可以帶一名小童,六張船票1068元,11點上船,乘搭「金光飛航」去氹仔碼頭,大約一個鐘頭抵達。
離開「金光飛航」,過海關進入澳門。

穿梭巴士上只有我們八人

Studio City新濠影匯酒店

房間窗口對著「澳門巴黎人酒店」的艾菲爾鐵塔

好大的床

新濠影匯酒店

新濠影匯酒店

新濠影匯酒店

新濠影匯酒店
過海關進入澳門,乘搭穿梭巴士去Studio City新濠影匯酒店,取了四個房間,南哥和家姊住15088,惠茵和樂兒住15090,我和可兒住15091,嘉珈和舍德立住15102。房間窗口對著巴黎人酒店的艾菲爾鐵塔。
輕軌蓮花站

輕軌蓮花站

輕軌舊城區站
放下行李,我們便出門,乘搭輕軌,從蓮花站去排角舊城區。
在「扒皇燒」吃葡國菜

在「扒皇燒」吃葡國菜

葡式乳豬

炸鱈魚球

馬丁尼克炸鱈魚球

葡式煮蜆

招牌咖哩炒蟹

葡國咖哩雞

舍德立自拍

嘉珈和姨丈合影於上菜前

可兒畫煙花

樂兒畫高樓大廈

兩個小畫家展示畫作

可兒在餐紙上畫大橋煙花
在「扒皇燒」吃葡國菜,有葡式乳豬、葡國咖哩雞、招牌咖哩炒蟹、葡式煮蜆、馬丁尼克炸鱈魚球accras de morue等。在櫃台以百元港幣兌換百元澳門元硬幣,以便乘搭巴士。
我們在古廟前乘搭39號巴士
餐罷在街口乘搭39號巴士過海,不論大人小童,每人車費6元,8人48澳門元,穿越氹仔大橋到澳門,在新馬路下車,步行去大三巴。假期已過,沒有那麼多人,拍照也不那麼擁擠。
澳門特色的人行道

步行去大三巴的路上留影

可兒也有一件Kaws & Warhol香蕉圖案長袖衣

公公,拍我與外婆!

舍德立為了拍下樓宇,把大家都變成長腿族了。

我發覺父女很少合影

嘉珈說路牌上有「盧家大屋」,應該拍一張留念。

樂兒又睡了,難為爸爸。

澳門寧靜的小街

澳門舊區一景

澳門街道路牌都是葡萄牙藍白瓷磚

碎磚砌的瓷磚夾雜著一些小黑磚圖畫

我一直都在留意廣場和人行道上的瓷磚圖案

數不盡的美麗瓷磚圖案
街道路牌以葡萄牙瓷磚畫azulejos藝術作為藍本,以藍色和白色為主調,配以中文和葡萄牙文的街道名稱。澳門的街頭、廣場基本都是那種碎磚砌的圖畫瓷磚,人行道都是白色小方塊砌成,時不時的夾雜著一些小黑磚做成各種圖案。路面像洗過一般乾淨;葡式特色地瓷磚,地磚材質的耐用度及防滑度,都很講究。
很有韻味的構圖,將大三巴納入圓圈中。

嘉珈一家四口

南哥和家姊

15年前在同一位置留影(2010.12.10)

19年前在同一位置留影(2006.04.07)

19年前嘉珈和媽咪合影(2006.04.07)

19年前嘉珈在這裡留下足跡

可兒今天成了主角啦!

樂兒一直想睡覺

於澳門大三巴牌坊合影

樂兒不肯下來合拍

舍德立拍單人照

沃南哥和惠萍家姊合影

調皮的樂兒

終於肯下地了

再來一張!

公孫倆穿同一款T恤

15年前於大三巴牌坊合影(2010.12.10)

19年前嘉珈第一次來澳門大三巴

1972年惠茵在澳門,一轉眼就53年矣!

在教堂前的石階留影

居高臨下合拍
大三巴來了幾次,但還是第一次與兩孫同遊,值得一記。超過四百年歷史的聖保祿學院天主之母教堂,1580年建成,是當時亞洲最大的天主教教堂。因1595年和1601年先後三次大火燒毀,1602年重建,1835年1月26日,一場由廚房引起的大火,將教堂燒毀,最終剩下教堂正面前壁、部分地基以及教堂前的68級石階。由於當地華人認為教堂前壁形似中國的傳統牌坊,故稱之為「大三巴牌坊」(葡萄牙語:Ruínas de São Paulo)。
樂兒喜歡吃花生糖

大三巴餅家

鳳城老澳門手信

豬肉乾、牛肉乾
嘉珈在「鉅記」買杏仁餅、蛋捲、花生糖等兩大袋,家姊在對面「咀香園」買杏仁餅。
議事亭前地玫瑰聖母堂始建於1587年

波浪紋街道盡頭是有四百多年歷史的「玫瑰聖母堂」

19年前嘉珈在玫瑰聖母堂前留影(2006.04.07)

19年前嘉珈在議事亭前地與姨媽、媽咪、妗母合影(2006.04.07)

噴水池佈置成聖誕裝飾

仁慈堂大樓富有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
然後步行去Largo do Senado議事亭前地拍照。議事亭前地建於1784年,當地人稱為「噴水池」,波浪紋街道盡頭是有四百多年歷史的「玫瑰聖母堂」,始建於1587年,清新明亮的鵝黃色外牆搭配白色雕飾、綠色窗面,巴洛克建築風格;仁慈堂大樓建於18世紀中葉,富有新古典主義建築風格,與議事亭前地、玫瑰堂等,於2005年作為澳門歷史城區的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內。
新葡京酒店

返回新濠影匯酒店已經華燈初上

太陽下山後的新濠影匯酒店

高懸130米、全球最高的8字形摩天輪「影匯之星」

父女於8字形摩天輪前合影

新濠影滙包括明星匯、巨星匯、映星匯三座大樓,共1600間客房。

新濠影滙門口兩座巨人

房間窗外的巴黎鐵塔
在新葡京酒店前,乘搭25號巴士直達我們下榻的新濠影匯酒店。酒店建築面積436,600平方米,包括明星匯、巨星匯、映星匯三座大樓,共1600間客房。這是英國已故建築師札哈哈蒂(Zaha Hadid)生前最後作品,運用大膽的幾何形狀詮釋出獨特的外觀,也是世界上第一座自由型態鋼製網狀外骨骼結構的摩天大樓,用上的鋼材總量比巴黎鐵塔還多。不同顏色層次的玻璃幕牆組成的外立面給人超前魔幻的感覺,從外觀來看,風格流暢,科幻感十足。建築靈感據說來自傳統古玉與中國結,中間縷空的線條呈現「8」字,代表「發」。高懸130米、全球最高的8字形摩天輪「影匯之星」,設於23層樓高、以工業革命為題材。
酒店兒童遊樂場:薑餅人

酒店兒童遊樂場:薑餅人

酒店兒童遊樂場

酒店兒童遊樂場:101斑點狗

酒店兒童遊樂場:忍者龜

酒店兒童遊樂場:海綿寶寶

新濠影匯酒店聖誕樹

Don Don: Donki

購物大道

心研茶

步入美食廣場
嘉珈和舍德立帶兩個小孩去酒店兒童遊樂場玩。
不稱賭場,美其名曰:娛樂場。

惠茵贏了460多元,我立刻將現金券兌現。

惠茵說,我肖龍!

五爪金龍
我們四位長者自由活動,先去賭場碰碰運氣,惠茵贏了460多元,我立刻將現金券兌現,讓她手持港幣拍照留念。
「瀛菊拉麵」

「瀛菊拉麵」

「瀛菊拉麵」

「瀛菊拉麵」
我們在「瀛菊拉麵」吃和牛拉麵、叉燒拉麵。原來嘉珈一家剛巧也在同一家餐廳吃拉麵,我們彼此看到照片才知道多麼巧合。
樂兒洗澡後換上酒睡衣

樂兒與巴黎鐵塔合影
今晚兩個小孩洗澡後換上睡衣,分別來我們房間睡覺。
酒店大廳充滿電影院元素
六么令
──八人遊澳門
盧國才
飛航過海,港澳相鄰接。賭城盛名迴響,遊客銷金熱。千六房間住滿,星級人稱絕。時光穿越。新濠影匯,酒店奢華最堪說。
財源全靠博彩,葡國風情閱。浴火遺跡三巴,媽祖善緣結。四百年來史事,展館紛陳列。鏡湖花月。匆匆來去,印象如初入詩頁。

嘉珈和舍德立兩人去附近幾家酒店逛,拍了不少兩個小孩在遊樂場照片貼上雲端。
於「澳門巴黎人酒店」

「澳門巴黎人酒店」前豎立濃縮的巴黎鐵塔

「澳門巴黎人酒店」大堂

「澳門巴黎人酒店」圓形穹頂

遠眺「倫敦人酒店」

「倫敦人酒店」內,嘉珈趕時間登機

快!快!來不及啦!

模仿英國搖滾樂隊披頭四的第11張專輯《艾比路》

祝妳好運,輸少些,贏多點!

「威尼斯人酒店」

「威尼斯人酒店」

「威尼斯人酒店」

「威尼斯人酒店」

「威尼斯人酒店」

「威尼斯人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