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日早上抵達曼谷,再與慕祥和景美夫婦在曼谷相會共26人,在曼谷的這兩天,話說是自由活動,可是沒有人去找親戚,或者是自己出去逛街,還是26人綁在一起,約下午四點多浩浩蕩蕩去坐地鐵,坐了六個站後因要轉站,切走錯路直接出口,整隊人馬只好徒步到目的地,共走了一萬七千步的路程,才到了水門服裝批發巿場,目的是要到這商場的頂樓吃各式各樣的菜式,大家各自買飯票去換取各喜歡的菜餚,回程「打的」不用長征了。
15日早我們在旅店餐廳吃早餐,早餐後相約去湄南河坐船去參觀鄭王廟Wat Arun。
湄南河將大曼谷一分為二,很多有名的寺廟都集中在東岸的曼谷,但是西岸的吞武里,仍有一座很具代表性的廟宇名為鄭王廟,鄭昭是華裔,於1768年,曾領導泰國各族人民奮驅外敵,重整江山。並創建了吞武里王朝。主塔廟堂現供有鄭昭王像及遺物,殿內懸有中國式的燈籠。
參觀鄭王廟可了解泰中兩國的親緣關係和深厚友誼。鄭王廟是紀念泰國第41代君王、華裔民族英雄鄭昭的寺廟。鄭昭,祖籍廣東澄海縣,名信。鄭信早年喪父。被鄰居昭披耶節基收為養子。昭披耶節基是當朝的大臣,鄭信13歲時由養父介紹進宮廷當侍衛,因有才略,被任命為達府太守,接著提升為柏卻武里總督。
1768年,泰王鄭信率兵打敗侵佔泰國的緬甸軍隊,復興泰國,定都吞武里,建造了這座寺廟。據說當時鄭王從大城到達吞武里的時候,正值黎明,故將此寺命名為阿侖‧拉傑瓦拉蘭寺。1780年,此寺曾經供奉過從老撾萬象運來的玉佛,後來這尊玉佛供奉在首都曼谷的玉佛寺內。1809~1824年間,曼谷王朝的拉瑪二世重建寺廟,增修中央大塔和四周的四角小塔群,還曾重新賜名,但寺名仍含黎明之意。1824~1851年間,拉瑪三世繼續建寺工程,塔始修完。拉瑪四世時又將此塔增高,規模也有所擴大。現存塔高75米,高聳入雲,周圍由小塔簇擁,雄偉壯觀。
參觀鄭王廟後,我們繼續坐船去Iconsiam大商場,在亞熱帶外面很熾熱,逛商場是最好不過了。商場內有空調、涼快舒適;這商場人流很旺,什麼國際品牌都有,商品琳琅滿目,食品更是應有盡有,我們在這商場各買自己口味的菜餚,大飽口福。商場還有活動,有泰國舞蹈及泰國少數民族舞表演,我們還大有眼福。
滿心歡喜的度過大半天,回旅館大家沒有休息之意,留在旅店大廳圍坐聊天,直至傍晚,到旅館的17樓喝雞尾涼水,度黃昏、觀日落,我們是何等的幸福啊!
晚上在旅館的八樓餐廳定三隻乳豬,分三桌,點多四、五個菜饌,大快朵頤,羨慕嗎?老同學們!
(2024.06.15曼谷大華酒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