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本報記者就此採訪了林先生。
林先生說,創作《紅色漩渦》不但耗去了十年的心血,找出版社也是一波三折。後來還是著名的「明鏡出版社」慧眼獨到,認為《紅色漩渦》符合該社出書的三個條件:有水平、有銷路、有政治歷史意義。
今年三月八日,林先生回到中國潮州老家協助處理其剛逝世的養母後事,順便把《紅色漩渦》從香港帶到柬埔寨和美國。
在香港,一位閱讀過該書草稿的朋友許先生兩次特地從深圳趕來,認為這樣一本好書不能靠林先生單槍匹馬打天下,他建議各贈送給香港幾個著名的文化機構和社團組織。許先生還帶來他的好友──香港報告文學會常務副會長、《華夏紀實》主編王業隆先生。
林先生攜帶四十多本《紅色漩渦》到柬埔寨,全部為最大的中文書局──國際書局購下。林先生接受金邊一些朋友的建議贈送給十間公立華文學校各一本《紅色漩渦》。三間華文報社有兩間拒絕刊登推銷《紅色漩渦》的廣告,理由是該書可能因題材敏感引起政治波瀾。
林先生說,其實《紅色漩渦》只是客觀全面反映上世紀七十年代波爾布特統治時期的歷史,並無煽動性,他相信任何政治立場的人都會接受它。何況金邊早有這方面的柬文和英文書籍,中文的卻是一片空白。
幾天後林先生從金邊回到香港,與身兼世界華人藝術家聯合會副會長的王業隆先生再度會面。王先生說:「我是第一次連續幾天,認真閱讀這部長篇小說」。他說,故事不但感人至深、引人深思,文筆也生動,他真想全文轉載到他主編的《華夏紀實》上,更想把書推銷到中國大陸。為此,他準備寫一篇《二十一世紀海內外華人作家的困境》。他說,真希望每個中國人都能閱讀它。
記者注意到《紅色漩渦》製作精美,鮮艷奪目,主題突出的封面設計者原來是林先生的女兒林碧芳。全書共五百三十六頁,三十萬字,分九章節,零售價二十美元。林先生說,今年四月份起該書將在歐洲、美國、香港和柬埔寨首先發行,但未能進入中國大陸。
在談到本書的內容時,林先生說,這是一本自傳結合當時歷史的紀實小說,為完整反映當時的情況,個別情節虛構,絕大多數人名也是虛構。林先生說,他本身的經歷就有傳奇性,寫起歷史與政治就不會枯燥、生澀。他自認許許多多可歌可泣的事跡,盡可能寫得生動,就如一幅幅活生生的場景。例如:纏綿的愛情故事、催人淚下的生死離別、鼓舞人心的掙扎奮鬥……。
林先生在談到其創作的過程時,感觸萬分地說:「付出太多了,犧牲了與家人的歡聚時間、金錢、精力。有時半夜來了靈感就起身動筆,寫到激動處淚水不知不覺滴落在文稿上,大修小改無數次,連妻子也怕拖垮了身體屢勸他放棄。孩子也怨言很多,他覺得對不起家人。現在妻子和孩子們都能理解我,敬佩我,為有這樣的丈夫和父親而驕傲。」
記者問起創作《紅色漩渦》的目的時,林先生說:「主要是通過真實、客觀反映柬埔寨上世紀七十年代紅色高棉統治時期禍國殃民的歷史,控訴極權統治,為兩百多萬無辜民眾申冤,喚起人們珍惜生命、追求幸福生活。」
最後,林先生向筆者展示最近一些讀者的留言與讀後感:
新墨西哥州田錦文先生:你寫得很成功,這一炮打得響,我比你還高興。 費城亞裔服務工作者黃麗玲女士:寫得太生動了,我每晚上都追著看。 香港讀者何海先生:閱過幾本類似的書,《紅色漩渦》寫得最為精彩。
《澳門日報》前編輯黃耀昆:你找到人生的價值。
一位台灣讀者(林碧芳的朋友):真令人動容,一看開頭就被吸引住。
前柬埔寨華運朋友李漢:「本書是你最大的財富。」
紐約「養肝素」推銷員:「看到憋不過氣,太恐怖了。常常要放下書本,過幾天才有勇氣看下去。」
告辭前,筆者向林紹強先生表示感謝,為《紅色漩渦》的成功表示祝賀。
(多維時報記者畢竟 2006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