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1月10日 星期三

(補遺)第130篇:《詩會》

唱酬步韻,乃騷壇雅事,非詩朋吟友不知箇中情趣。上期喜讀懷石君兩首七律和詩,嘆為觀止,令晦暗的吟苑又出現了一線曙光,儘管曲高寡和,好此道者仍大有人在。

以詩會友,其範圍雖然較小,但吟風弄月,詠雪讚花,總是雅事。文人墨客,多情善感,每有觸景抒懷,隨口吟哦,或推敲斟酌,喃喃自語,或引吭高歌,盡情發洩,於是成詩。而吟海茫茫,知音何在?韻友芸芸,共鳴難覓,有緣同聚唱酬,人生一樂事也,這就期待有一片屬於詩友的天地,在那裏痛快遨遊,隨意飛翔。這片天地,就叫做詩會。

詩會,也可稱之為吟社、吟苑、吟壇、詩壇、詩社等。凡對古典詩詞有興趣的朋友,對舊體詩詞有涉獵過的並曾認真作過詩、填過詞的同好,都歡迎加入。在滿地可還有很多喜愛作詩填詞的詩友,他們因忙於生活或其他原因,暫時輟筆,只要有雅興,他們還是會重拾如椽大筆,回到騷壇上來。嘗試翻閱近兩年的報紙,希望能尋獲詩海遺珠。

寫得最久的,首推譚銳祥詩翁。他來滿地可足足五十年,詩詞創作近半個世紀,推選譚先生為詩壇壇主,吟苑祭酒是當之無愧的。由譚先生主持詩會,定期舉辦唱酬雅集,如新春、元宵、花朝、端陽、中秋、重陽等,邀宴詩友,每人一首,歡度佳節,或舉辦詩鐘,抽籤選韻,各人按韻作詩,將雅集作品輯成專版在報上發表,推廣雅文化。

樂生先生的七絕、七律功底深厚,每有剪存,嘆詠再三,實乃吟苑健筆。

詩友中以王大沐先生最勤於創作,他的「詠四君子」、「詠四靈」、「詠五嶽」、「詠江山如畫」和「詠五湖四海」等組詩,都寫得很出色,是近年滿城詩壇健將之一。

另一位江紅先生,常以英文字母J.H.為筆名,也是騷壇不可多得的年青詩友。

胡楠仁先生寫詩填詞,都有自己風格,其用詞大膽,氣勢豪放,還創了不少新詞匯,給舊體詩添進新血液,如將E-MAIL譯成「伊妹」,常令人有耳目一新之意外驚喜。

懷石先生之作品雖然初次見報,但遣詞用典,不受拘束,其「追龍逐虎」四字,把兔年隱藏其間,堪稱佳句。「凋華踵事」和「變本蕭牆」也屬創新,餘味無窮。

數詩壇風雲人物,能登堂入室的,當然不止以上幾位。也有些詩友見報率頗高,但仍未諳詩律,流於打油詩、白話詩,若他們肯多花點心思研究舊體詩,拋開新詩的包袱,發現自己詩作上的錯處,全力攻克,假以時日,相信必定可以登上騷壇佔一席位。

還有一群初學舊體詩的朋友,要鼓勵他們,多發表他們的作品,不可忽視這股潛力,他們將是詩會明日的希望。作詩有異於寫文章,不是人人可以輕易下筆,青黃不接,後繼無人是詩會最大的憂慮,培養下一代寫舊體詩的重任,責無旁貸就落在詩會諸君肩上。

過去曾多次有籌組「詩詞學會」之動機,苦於寫舊體詩的人太少,聯絡不到幾位,如果說寫此文是呼籲,是創建詩會的輿論準備,那麼籌備工作就要從現在開始。端午節是詩人節,詩會選在這一天成立具有特別意義。離端午還有三個多月,足夠時間籌劃。詩社命名很重要,切忌華而不實,創社宗旨不唱高調,入會標準當然必須符合能作舊體詩的起碼條件,為杜絕日後爭奪權位的弊端發生,建議不設職位,只論分工,由各人輪流負責。

這個建議頗有杯弓蛇影之嫌。不管怎樣,「以詩會友」還是主要願望,至於推廣舊體詩,弘揚雅文化,是千秋大業,絕非幾個人能勝任。人生苦短,能在茫茫詩海中覓一知音,夫復何求?把一群愛好古典詩詞的朋友聚合起來,吟風弄月,騷雅一番,總是寫意的樂事。至於權位桂冠,名韁利鎖,對清高脫俗的騷人墨客來說,又算得什麼呢!

願望總是美好的,而前車之鑑總令人觸目驚心,我再也不敢說「以詩結緣」等美麗的空話了。建議和呼籲都只是紙上的東西,付諸實際才是最重要的步驟。詩會能成立當然是好事,如果好事多磨,節外生枝,也怨不了誰,反正,一切事物都不是絕對的,付出代價,順其自然,成敗得失,千秋功過,任後人評說吧!騷壇諸君若有同感,懇請聯絡。

(1999.03.12《華僑新報》第420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