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essans (貝桑)在法國南部離意大利邊境僅十公里處,是一個幾乎在地圖上找不到的小鎮,由於位處阿爾卑斯山區而成了聞名遐邇的滑雪勝地。週末閒暇,應老朋友 Pierre (比爾)夫婦的邀請,我們興致勃勃的來到這裡。比爾原來是巴黎某大學老師,滿腹經綸。他們夫婦年輕時因喜歡滑雪而在這裡購置房子,從此每年都來這裡度假。
Bessans 的海拔一千七百多米,氣溫較低,雖然夏日炎炎,感覺非常涼快。用過午餐後,比爾陪我們參觀了這個小不丁點的地方。
載滿乾草的拖拉機 |
小鎮面積和巴黎一樣大,原來的居民約一千人。由於土地貧瘠,無法耕作,大部分人出外謀生,現在鎮上僅存二百居民,靠飼養牛、羊為生,乳酪是這裡的特產。我們走在路上,一部部載滿乾草的拖拉機迎面而來,比爾說:這些都是飼料,打草養牲口,是當地人幹了好多輩子的活。據說第二次世界大戰前,這裡的生活方式停留在中古時代,非常艱苦。冬天,人們燒牛糞取暖,由於非常寒冷,人和牲口必須一起住在地窖裡過冬,春季才搬上來,夏天到了,村民們把牛羊趕到山坡吃草並在山上製作乳酪……。二戰結束後,這種生活方式才發生改變。如今,「人畜同住地窖」已成為歷史,家家都有牛棚、羊圈,每到冬天,很多年輕人會到巴黎去謀生,開計程車,春天才回來幫忙家裡幹活。
2020年7月25日與老朋友比爾在貝桑留影 |
比爾說,阿爾卑斯山區的艱苦環境,造就了當地人堅韌的性格。古時候,由於生活困難,很多男人出外當兵,所以歷來法國的士兵多數來自這個山區。說到阿爾卑斯山區,不能不提到瑞士,因為瑞士大部份地區也屬於阿爾卑斯山區。今天的瑞士是一個文明富裕的國家,可它在一、二百年前卻是貧窮又落後,不少男人都要出外當兵,十八、九世紀法國皇帝的近身侍衛多是瑞士人;即使在今天,梵蒂岡教廷的侍衛也都是清一色的瑞士人。
為了保護原生態,古鎮嚴禁外地人到來長居;左鄰右舍間都互相認識,這不,才步出大門,比爾就不停的與鎮上的人打招呼。這裡很多房子都是石頭建成的,一些人家把曬乾的牛糞砌成方塊作為裝飾品擺在門前,這個絕無僅有的景象令很多外來的人駐足圍觀,嘖嘖稱奇;鎮上有一間建於十七世紀、據稱是最古老、最漂亮的房子,前面也擺了一堆牛糞乾,牛糞當然沒味道了,留下的只有古老的追憶。
晚上在鎮上唯一的餐館用餐,別看地方小,這裡的消費水平不比巴黎低。男士們點了烤芝士(Raclette) 和肉乾,我則點了容易消化的烤魚。結果是,當晚我睡了個好覺,他們卻像魚在火上烤似的,翻來覆去睡得不好。
當晚,我們下榻於十三公里外的 Lanslebourg Mont-Cenie 市裡的 Saint-Charles 旅館,隔天早上起來推開窗戶,只見旅館前面流水潺潺,群山環抱,景色非常優美;對面山坡上,一道纜車線懸掛在綠草藍天間,那是冬季滑雪健兒們登山的纜道。雖然疫情尚未結束,人們已經在家憋不住了,這裡的每間旅館都爆滿,看來法國人已經接受前總理的話:「要與病毒共存」。人們戴著口罩在旅店內的餐廳走進走出,坐下來用餐時才摘下口罩,所謂「隨遇而安」,就是這樣吧。
用過早餐,我們到附近去蹓了一小圈,和專程趕來的比爾夫婦告別後,踏上歸途。一路上,峰嶺逶迤,汽車穿過一個又一個村鎮,越過一座又一座山峰,不久看到群山間有一處宏偉的建築群,路牌上寫著:「Fort Marie Thérèse 」,那是幾百年前留下來的防禦工事。古時候,阿爾卑斯山區是獨立的 Savoie 國,這個防禦工事是為了抵抗北方的法國入侵而修建的。Savoie 後來被意大利佔領,1860年,法國協助意大利完成統一大業,為了答謝,意大利把 Savoie 送給法國,從那時起,這裡被納入法國版圖 。
車子疾駛在峰嶺間,山川無語,靜靜地觀看著人間改朝換代,滄海桑田。
(2020年7月27日寫於日內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