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明白學無止境,勤能補拙,更深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
每天收到的網上垃圾排山倒海,如果不及時刪除,必然氾濫成災。與老師通電話,對一些誤傳言論深表痛心,特別是一群被人拉著鼻子走的應聲蟲,人云亦云,一收到貼文,不分青紅皂白,未曾明辨是非,就立即廣為轉發,謠言散播,眾口爍金,三人成虎,假消息滿天飛,一發不可收拾。
|
柬文、泰文、寮文、越文字典 |
俗語說:人貴有自知之明。《老子》:「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禮記‧學記》:「學,然後知不足;教,然後知困。知不足,然後能自反也;知困,然後能自強也。」十幾歲時,自以為什麼都懂,洋洋自得;二十歲時,住了幾年越南後返回柬埔寨,見過世面,知道自己其實什麼也不懂;21歲到了泰國,見到曼谷比西貢更繁榮,泰語比越語悅耳,舉一反三,才發現泰文與柬文、寮文、緬甸文同是從梵文和巴利文演變而來,頓時驚覺自己有多渺小;27歲來到加拿大,井底觀天變成井上觀天,原來外面的世界是那麼大,才悟出學生年代的幼稚天真、無知可笑。自知才疏學淺,孤陋寡聞,若不快馬加鞭,急起直追,一定趕不上時代步伐,一定被知識的潮流席捲、淘汰、沖走。
|
廿五年後,舊地重遊,於愛明頓圖書館留影(2010.07.17) |
29歲由滿地可遷居加西亞省愛民頓,圖書館是休假唯一去處。對學問的無知,逐漸成了恐懼,原來學校讀到的東西是如此貧乏,自己連百科全書都沒有翻過;這一驚醒,如雷轟頂,當頭棒喝!我必須猛醒,不能再沉迷於「最高學府」的自我陶醉、自欺欺人之幻覺中,承認事實,腳踏實地做學問,一步一個腳印;由分期付款三年,購買第一部大英百科全書開始,暗自下決心,從第一頁開始翻閱,即使是人名也不放過。才知道原來我所懂的東西幾乎是零,歷史大事、西方藝術、文藝復興、古希臘羅馬神話,對我來說都是一知半解甚至聞所未聞,對五萬名人物生平更是陌生之極。在未有互聯網的年代,百科全書陪我每一個晚上,還未有電腦的當年,用手編寫數十萬字的《人物生歿錄》、《鴛鴦譜》、《每日大事錄》。三十多年來,我一共買了五套各類百科全書、多套光碟,直到1994年開始買電腦,瀏覽互聯網,我明白學無止境,勤能補拙,更深信「天道酬勤」的道理。
|
《辭海》、《辭源》 |
在抄錄名人語錄的過程中,對詩詞名句深感興趣,總希望能憑一兩句而找到出處。1984年回香港探親,買到了《辭海》,這一巨著對於一位只有《王雲五辭典》的中學生來說,簡直是天上掉下的餡餅,我如飢似渴,從第一頁開始翻查,一面抄寫詩詞名句,用檢字索引,分成十幾本文件夾,例如見到「月有陰晴圓缺」句,就抄錄在「7722月」條,這樣一來,以「月」開頭的詩詞名句多達上千條,但由於沒有電腦打字,可以任意加插移除,手抄錯字要用修正液改正,排列也亂,索查十分不便,但卻讓我愛上了詩詞。去翻查《百香詞譜》,但仍不懂什麼是「平水韻部」,也不懂入聲,便開始寫沒有平仄的「詩」,沒有對仗,韻也押錯,還沾沾自喜,自以為寫詩也不外如此而已!
|
經營成衣廠,開「積架」美洲虎,人生另一個轉捩點 |
1985年由愛明頓遷回滿地可,經營成衣廠,我的自學自修暫告一段落。但由於收入不再像打工仔那樣微薄,我有條件大量買書,多次往返香港,買到了一系列詩詞工具書,對研究舊體詩詞水到渠成。因向多倫多《快報》投稿而拜謁了許之遠老師,當時我只寫新詩,在《快報》有一個《無墨樓》新詩專欄,每週一首,寫得頗勤。我將舊體詩寄給許老師,他修改得面目全非,我完全不曉得錯在哪裡,從許老師的啟蒙,我才知道「
入聲」不能當平聲用,這可是一個轉折點,從那時開始,我像脫胎換骨的新嬰,第一次明白國語讀平聲的「活、佛、合、國、學、族、足、節、石」,只要用潮語、粵語,甚至越語一讀,就很輕易知道都是入聲。我終於開竅了,除了對932個入聲字死背強記,並下決心與「現代漢語」的讀音說聲再見,從此再也不會將十二侵獨用的字與十一真混淆。
|
百科全書是書架上的主角 |
1999年底,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成立,我在舊體詩詞創作路上結交了數以百計的吟朋詩友,逆水行舟,不進則退,有比較才有差距,在眾多詩壇前輩面前,才知道自己的不足;旁觀初學者,才知道山外有山、一山還有一山高。如今,看到網上那些不知天高地厚、自以為是的「詩人」在自彈自唱連打油詩都不如的雜調,慶幸自己有高人指點,更加堅信:自卑與自大是分不開的連體嬰!
|
《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上下卷 |
自知不足,就應該繼續自修自學,一刻不能鬆懈。週末到唐人街逛楓華書市,買到一套上下卷《中國神話學文論選萃》,1994年版,1600多頁,106萬字,非常好的書,廿多年後的今天已經很難會再出版這樣的學術著作,值得收藏。我還買到新編《唐詩300首》兒童朗誦讀本,在上萬唐詩中精選出三百首,書後有二維碼,一掃瞄就可以在手機上聽到詩篇朗讀聲,還配上音樂,給小可兒聽,應該很不錯。雖然我不相信「輸在起跑線」的理論,但從小開始詩詞朗讀啟蒙,還是有用的。
|
《唐詩三百首》兒童朗誦讀本 |
陶淵明《歸去來兮辭》:「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實迷途其未遠,覺今是而昨非。」知不足而勤學,活到老,學到老,對不學無術之輩的嘲諷一笑置之,不屑一顧,是為「自知」也。
(2019.08.08《華僑新報》第1485期)
附:
敬讀盧茵《自知》
李錦榮
直探自知天道境,耐恆誠切等持心。
百科全集融通會,異部初流獨創尋。
觀念澄清圓鏡照,問題無困理型今。
依仁為己玲瓏學,窮智離纏言論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