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5月6日 星期日

懷念何宗雄校長

何宗雄博士(1932.09.18-2018.05.03)
何宗雄校長 喪禮通告
何校長於5月3日與世長辭 (1932 - 2018), 茲通知大家,  告別式安排如下,
願何校長安息, 我們亦向其家人致深切慰問
時間: 五月十二日(星期六)下午 3:00 - 5:00 pm  ( 基督教儀式  4:00 – 5:00 )
地點:
Mount Royal Funeral Complex
1297 Chemin de la Forêt
Outremont, Québec H2V 2P9
Tel: (514) 279-6540

驚悉何宗雄校長於五月三日病逝,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向全體詩友邀稿,於《詩壇第825期》刊出紀念特輯;《麗璧軒隨筆》中,至少有80篇以上與何校長有關,利用幾天時間摘抄或全篇連線,詳細記載何校長生前點滴回憶。

何宗雄著《自做豆腐吃出健康》封面
第232篇《贈書》:「昨天郵差送來了何宗雄校長饋贈的新書《自做豆腐吃出健康》,帶到工廠,利用休息時間瀏覽,獲益良多。何校長將數十年研製豆腐之豐富經驗、切身體會和成功心得公諸於世,還追溯豆腐之歷史淵源,探討豆腐的營養價值,十分難能可貴,相信本書對弘揚和推廣中華飲食文化,肯定會有所貢獻。何校長興學辦校,作育英才,桃李滿門,其成就與此書相得益彰,名垂青史也!」(2001.02.23)
無墨樓癸未中秋雅集(2003.09.13)
第366篇《雅聚》:無墨樓癸未中秋雅集(2003.09.19)
維生食品公司成立廿週年雅集(2004.01.04)
第382篇《詩筵》:「法國里昂化學博士何宗雄校長,動手術出院後精神飽滿,體康復元很快,還剛去了一趟溫哥華,堪稱老當益壯。」「何宗雄校長也複印了他的豆腐廠址之地圖,邀請詩友們下週末晚上攜眷到他那裡雅集聯歡。」(2004.01.09)
「維生食品二十週年」鶴頂格,詩友即席贈詩(2004.01.04)
第385篇《拾掇》:「何宗雄校長、伍兆職詩友、懷石詩友、雷一鳴詩友、汪溪鹿詩友、海語詩友、鄭石泉詩友、李永洪詩友等都準時寄來大作。」(2004.01.30)
鹿鳴園甲申雅集(2004.07.24)
第410篇《雅敘》:鹿鳴園甲申雅集(2004.07.30)

第424篇《會慶》:「何宗雄53首」「何宗雄校長在百忙中連夜作詩,星期三一早傳來,祝詩會“慶賀前程美,千秋國粹留”。」(2004.11.05)

第430篇《文誼》:「何宗雄校長正在中國出席國際華人教育會議,未克參加。」(2004.12.17)
許之遠老師《可余亭序》墨寶
第441篇《吟侶》:「首次拜會何宗雄校長,是1997年5月17日,赴維生豆腐廠參觀魁北克華人藝術家協會演出綵排,後來每次雅集都有聚首,眾詩友於2004年1月4日參加維生食品公司成立20週年晚宴,並聯吟一首鶴頂格七律相贈。何校長「可余亭」落成,眾詩友紛紛作詩祝賀。蒙他的厚愛,推薦我出任魁北克中華文化教育學院之教席,可惜我俗務所纏,分身乏術,掛個虛名,尸位素餐,愧不敢當。」(2005.03.04)
可余亭乙酉雅集(2005.07.09)

第460篇《雅會》:可余亭乙酉雅集(2005.07.15)
于遠樓乙酉雅集(2005.08.27)
第466篇《雅事》:于遠樓乙酉雅集(2005.09.02)
何宗雄校長在詩會六週年富麗華雅集上朗讀詩作(2005.11.05)
第476篇《拈韻》:詩會六週年會慶雅集(2005.11.11)

第493篇《》:「下午兩點,送許老師去何宗雄校長家,他在何宅過夜。」(2006.03.10)

第507篇《隨筆》:「自1998年第三屆全僑公祭大典改在中山公園舉辦開始,到今年已是第十一屆,....何宗雄校長、姚立言老師、吉勝英女士等人隨蒙城中華文化教育學院國樂社上台奏樂,琴聲高雅悠揚,場面莊嚴肅穆。」(2006.06.16)

第515篇《珍惜》:「何宗雄校長日前傳來了97歲老壽星張運權詩翁的兩首七律,在詩壇發表後,譚銳祥壇主步原玉敬和,我與何校長通電話,知悉張老前輩的近況,並欣喜其堂妹張琍玲女士將會出席紅寶石晚宴,屆時可以介紹相識。」(2006.08.11)

第525篇《詩記》:「譚銳祥壇主、伍兆職、汪溪鹿、譚健民、吳瑞琪、子漢、何宗雄、雷一鳴等諸位詩翁,都是七、八十歲的長者,他們豐富的人生閱歷和處世經驗,一旦化為詩詞,必定能寫出充滿人情世故的詩篇來。如果不是寫詩,我做夢也想不到有什麼途徑能認識這幾位前輩,這份收獲,是作詩填詞以外的,必須珍惜。」「早幾年前何宗雄校長就建議開班授詩,可惜報讀的人畢竟寥寥無幾,只因為詩是少數人的文學,能寫文章的人未必能作詩,所以更顯得出詩的稀貴。」(2006.10.20)

第554篇《絮語》:「魁省中華文化教育學院院長何宗雄博士,日理萬機,又要與頑疾作戰,依然吟緒高昂,詩如泉湧,對台灣當局去中國化、去蔣化,厲聲討伐,不遺餘力,用竹子與簫的比喻,痛斥忘本之徒,相當有趣。」(2007.05.11)

第561篇《樂事》:「我邀請何宗雄校長代表全體詩友講話,向譚公祝壽,大家唱生日歌,拍照留念。譚公頻頻舉杯與詩友暢飲,場面相當溫馨、感人。」「在壽筵上,何宗雄校長談及臺大同學組團來滿地可之事。據悉,臺大農業化學系共有46位同學於1961年畢業,大部份都已退休,近年大家相約每兩年聚會一次,上次在夏威夷,今年選在本省。他們一行30多人將於6月30日抵達滿地可,7月1日加拿大國慶日遊覽本市,是晚在何宅歡聚,屆時可余亭一定好熱鬧。次日前往魁北克各景點3天遊,再往首都渥太華和安省多倫多,7月6日返滿地可後踏上歸程。大學畢業46年後,老同學還能相聚,這是多麼令人羨慕的人生樂事。」(2007.06.29)

第565篇《心境》:「上星期六中午到嘉華公司見譚銳祥壇主,準備一起去唐人街飲茶。我帶了一個文件夾給譚公參閱,是何宗雄校長之作品結集清樣,譚公問我能否約何校長出來一起飲茶。我打電話去他家裡,沒有人接聽,又打手機,他說正在紅寶石酒家午宴,於是,我們相約半個鐘頭後去見他。
驅車去唐人街的路上,我告訴譚公,曾聽見何校長透露,他的舊患有復發跡象,醫生經過幾次檢查,發現他頭部近太陽穴附近有四個黑影,懷疑是腫塊,如果不及早治療,會隨時致命。醫生還說,如果接受治療,或許還有機會活下來,但倘若不去管它,最多只能維持六個月壽命。我因為有子漢先生臨終無法見到個人專集單行本問世的先例,於是決定暫時將許之遠老師的《中國酒經》擱置一旁,先為《何宗雄詩集》彙編。他自己的詩大約90首,詩友唱和與贈詩60餘首,加上目錄,還有準備再邀請譚公和其他詩友作序,也有百餘頁,可以付梓成書。譚公聽我說後感嘆一番。
到紅寶石酒家,大家相見,我們很關心何校長的病情發展,再邀請他們夫婦一起同桌,聽他將近況娓娓道來。原來他星期五才去見專科醫生聽最後報告,經過數次磁力共振影像MRI(Magntic Resonance Imaging),醫生初步斷言腦部黑色陰影是上次電療(放射治療)後被灼傷的壞死腦細胞,而非腫塊,由於無法作Biopsy活組織切片檢查,必須再等一段時間後另做腦部掃瞄,如果黑影仍然沒有移動,就證明不是腫瘤。幸好是一場虛驚,彷彿到鬼門關走了一趟回來,我們大家都鬆一口氣,我將詩集打字稿送呈老詩人,他笑說90首太少,暫時不打算出書,等再寫到幾百首時才結集。
人逢喜事精神爽,今次見到何老,紅光滿面,神采奕奕,談笑風生,心境十分開朗」(2007.07.27)

第567篇《詩誌》:「2005年7月9日在何宗雄校長可余亭乙酉夏日雅集」「何宗雄校長用原稿紙寫詩,每當打字後就立刻存放文件夾中,近百首詩的筆跡,相當珍貴。」(2007.08.10)

第569篇《吟聚》:「目前已經電腦排版結集成書的,除了譚公、伍老之外,還有何宗雄校長;」(2007.08.24)
鹿鳴圓丁亥雅集,紫雲揮毫,徐茹茵、何宗雄、劉源觀賞(2007.08.25)
第570篇《鹿鳴》:鹿鳴園丁亥雅集(2007.08.31)

第573篇《深情》:「譚銳祥壇主、伍兆職詩翁、何宗雄校長、雷一鳴先生多次來電話親切慰問,並與汪溪鹿詞丈、海語兄、李錦榮兄等不約而同寄來慰問詩作於《詩壇第402期》上發表。」「女兒答應下星期三晚上陪我出席McCord博物館《憶──此地留影》流光珍藏影集展覽開幕禮,屆時能欣賞何宗雄校長提供的珍貴舊相片。」(2007.09.21)

第574篇《惜才》:「今晚與老伴到McCord博物館出席《憶──此地留影流光珍藏影集》展覽開幕儀式,眼界大開。展出了陳超萬、何宗雄、李加弼、葉榮澤四個家庭提供的黑白舊照片,分成「象徵、遷移、移民、此地、創意、奇想、用品、遺落」八個單元,走進時光隧道回到數十年前,在歷史中沉思、追憶。
何夫人徐茹茵女士告知,何宗雄校長今天去醫院檢查,花了4個鐘頭,不許進食,又匆匆趕來赴會,以流利法語演講,不看演講稿,實屬難得。何博士在主流社會中具有極崇高的地位,他的健康更重要,我再三勸說他要保重身體,不宜操之過勞。他於是向我細述日前赴國家劇院觀賞表演時迷路的驚險經歷,令我捏一把冷汗。那晚司機將何校長送到聖嘉芙蓮大道東,而大劇院是在大道西,校長一路向途人打聽方向,被一名飛女當街攔劫,何老一面高喊「打劫!」一面躲閃,急中生智,從外套口袋中摸到一瓶水,隨即朝飛女頭部還擊,然後用盡全身之力奔跑;後面兩名男子追來,幸好附近有一家餐館,跑進去借電話報警,警察很快來到,才將何老安全送到劇院,有驚又有險。
何校長的歷險記,可以看到滿地可治安日益變差。他又回憶起急診室的親身經歷,從晚上10點肚子劇痛,飛車到醫院求醫,一直等到第二天上午9點,沒法再忍受下去,只好自己回家。政客拉票時都是一樣的臉孔,開了一張又一張空頭支票,到他們大權在握就違背承諾,大刀闊斧砍伐醫療預算,百上加斤不斷加稅,多少病人過不了急診關口就一命嗚呼,我與何校長求醫經歷就是鐵證。」(2007.09.28)

第576篇《日誌》:「還是老話一句,希望能用手抄寫詩作傳真,因為電郵雖然方便,卻少了蒐集珍貴墨寶的樂趣。我自言自語:幸好壇主譚公、汪老溪鹿、李兄錦榮、何老宗雄、雷老一鳴、劉源兄、雪梅兄等幾位依然沒有用電腦寄稿。」(2007.10.12)

第579篇《鬆弛》:「譚公杖朝之年,日理萬機,我真希望他能早日放下肩上擔子,退休交棒,由後輩接班,像何宗雄校長那樣,將校務交給年輕人管理。」(2007.11.02)

第593篇《春宴》:「與我同桌的,有何校長宗雄博士和夫人徐茹茵女士。」「黃道超先生比我小五歲,他與何宗雄校長一樣留學法國里昂。」(2008.02.29)

第594篇《詩景》:「《何宗雄回憶錄》已經校訂完畢,加進百餘首詩詞,便可以付梓。何校長回顧70多年崢嶸歲月,由鄉村窮孩子到留法洋博士,由豆腐大王到教育學院院長,由搞科學研究到推敲詩詞平仄,其不平凡的一生濃縮在回憶錄中,每一章前都附上一首詩,每一篇都是有血有肉、有情有愛的詩景。」「這一期的詩景,除了譚公、伍老、雪梅兄、雷一鳴先生、李錦榮兄、鄭石泉先生吟春宴,還有何校長賀《華僑新報》17週年。」(2008.03.07)
可余亭戊子雅集(2008.07.12)
第612篇《感錄》:「在前個星期日晚之婚宴上,何宗雄校長誠邀詩友們到他南岸府上舉辦“戊子年可余亭雅集”。上星期日何校長來電話問起,才知我疏忽了。中午,到唐人街赴譚公親家余榮瑞先生之邀,與譚公等人一起用膳,我再提及雅集之事,決定星期六下午先在富麗華酒家飲茶,然後一同驅車赴約。除了吳永存先生刻在多倫多未回,其他人應該全部到齊,包括難得一聚的冰玉,還有新加盟尚未見過面的唐偉濱,剛由汶川災區採訪回來的北極狐等。相信這將會是一次滿載詩情、詩誼而歸的雅集。」(2008.07.11)
可余亭戊子雅集,何宗雄、譚銳祥壇主與眾詩友暢談(2008.07.12)
第613篇《可余》:可余亭戊子雅集(2008.07.18)
詩會九週年富麗華雅集(2008.11.15)
第631篇《紀錄》:詩會九週年會慶雅集(2008.11.21)

第634篇《經歷》:「我所有的電郵地址和資料都沒有在這部新的手提電腦中,幸好有一張光碟備份,我匆匆帶走,還有昨晚收到的何宗雄校長《鷓鴣天》,才想起我忘記通知他和雷一鳴,要傳真稿件給紫雲。」「我上網收到紫雲的組稿,立即將何校長的詞打字後寄出,並將一些詩友的簡體字詩作轉為繁體,然後開始寫稿。」(2008.12.12)

第645篇《僑校》:魁省中華文化教育學院慶祝30週年校慶紀念特刊(2009.03.20)

第646篇《雅緣》:何校長宗雄博士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序文(2009.03.27)
詩會君悅酒家春宴(2009.04.04)
第648篇《感誌》「君悅酒家春宴,當晚出席的詩友包括:伍兆職、汪溪鹿、黃明嬋、何宗雄、徐茹茵、雷一鳴、譚健民、海語、陳渥、蘇朝、雪梅、鄭石泉、李自然、北極狐、懷石、黃道超、唐偉濱、紫雲、雲濤和白墨等。」(2009.04.10)

第650篇《詩翁》:「何宗雄校長,法國里昂大學化學博士,77歲,魁省中華文化教育學院院長,勤於吟詩寫作,曾舉辦兩次可余亭雅集,留下詩壇佳話。」(2009.04.24)
譚銳祥壇主82壽宴於銀城酒家合影(2009.06.06)
第656篇《壽宴》:「何宗雄校長提議大家用古老的傳統,向譚公鞠躬拜壽,這個提議非常好!相信詩友們一定會有更好的建議,為壽宴花點心思,或演唱一段曲子,或朗誦一首詩詞,或上台演講,或即席揮毫。」(2009.06.05)
玉瓊樓己丑雅集(2009.07.18)
第663篇《雅趣》:玉瓊樓己丑雅集(2009.07.24)

第667篇《念舊》:「厚及人高的詩稿傳真,裝釘成十幾大本,而且還有新的未整理,僅僅溫哥華李錦榮詩兄一個人就6大本,譚銳祥壇主、何宗雄校長、雷一鳴詩翁、汪溪鹿詩翁、譚健民詩翁、雪梅詩兄,每人都幾本。」「由譚公介紹,與伍兆職詩翁、何宗雄校長在東坡樓飲茶而初次認識,遂成了至交。」(2009.08.21)

第668篇《點滴》:「何宗雄校長來電話,邀請眾詩友於9月份第一個星期六到他家舉辦「己丑年可余亭雅集」,由於是勞工節長週末,但不知詩友們是否有出遠門,我剛才與譚銳祥壇主通了電話,他要我先詢問詩友,如果大家都有時間,就到可余亭第3次雅集。順借本欄代郵,請詩友們儘速回覆。」(2009.08.28)

第669篇《心願》:「何宗雄校長誠邀眾詩友本週末到他家舉辦“己丑年可余亭雅集”,慶祝詩會10週年,時值9月,有4位壽星生日,分別是9月13日吳永存詩翁虛歲83榮壽、9月15日汪溪鹿詩翁虛歲81榮壽、9月17日伍兆職詩翁虛歲79榮壽、9月18日何宗雄博士虛歲78榮壽,這次雅集可以為4位壽星公祝壽,乃詩壇佳話也!眾詩友陸續回函,除了北極狐回北京探望母親、雪梅兄留在家服侍病中老母之外,幾乎所有住在本市的詩友,都會攜眷參加。何校長致電多倫多給許老師,他因為9月初要赴台灣,未克前來一聚。」(2009.09.04)
可余亭己丑雅集(2009.09.05)
第670篇《雅吟》:可余亭己丑雅集(2009.09.11)
詩會十週年君悅酒家雅集(2009.12.19)
第684篇《喜訊》:「晚上師生倆在地下室對飲,在他的書房暢聊。許老師對我的請求,是“有求必應”,我除了請他為何宗雄校長“可余亭”寫序文,還請他為紫雲詩友《女人一枝花》填首詞,又請他給幾位詩友題字,將墨寶帶回滿地可贈送各人留存。」「何宗雄校長曾邀請老師與眾詩友到他家一聚。」(2009.12.18)
可余亭宴請許之遠老師,即席揮毫(2009.12.20)
第685篇《謝師》:何宗雄校長可余亭宴請許之遠老師(2009.12.25)
可余亭雅聚,左起:黃道超,許之遠,紫雲,徐茹茵,何宗雄,白墨。
第699篇《感記》:「收到吳永存詩翁的電郵,告知何宗雄校長因不慎摔倒之事,我立即致電何夫人徐茹茵女士詢問詳情,深信吉人必有天相,何校長早日康復,更祈盼《何宗雄詩詞集》和回憶錄能儘快付梓問世。」(2010.04.02)

第701篇《春聚》:「除了譚公與貴賓之外,同席的還有何宗雄校長夫婦。」「老伴說她與何校長夫人徐茹茵女士、伍兆職夫人、劉院士夫人、陳校長夫人同席,言談間學到不少東西,也深感她們處事待人,彬彬有禮,非常謙虛,一派賢妻良母風範。」(2010.04.16)

第709篇《絮錄》:「公祭大典上喜遇何宗雄校長,他告訴我一個好消息,其回憶錄已經交由多倫多印刷廠付印,近日可以面世,這是振奮人心的喜事,我希望他能搞一個新書發佈會。詩會中還有很多詩友也正在籌劃出書,這是個好趨勢,「書比人長壽」,還未結集的朋友,加緊步伐,為自己的新書花些心思。何公出回憶錄,寫的是70多年的難忘經歷。」「晚上在宴會上,我和伍老、譚公同席,吳永存老詩翁將《抗日儒將吳逸志禮讚》一書相贈,又遇何宗雄校長、譚健民詩翁,詩會各人都聚集,不亦樂乎!」(2010.06.11)

第711篇《隨誌》:「何宗雄校長將《雪泥鴻爪七五年》回憶錄之清樣帶到壽宴,相信很快就付梓出版,我提議屆時搞一個新書發佈會,慶祝回憶錄面世。」(2010.06.25)

第721篇《文集》:「何宗雄校長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付梓出版,有幸獲贈一冊,帶到工廠閱讀,感觸良多。

適逢9月18日是何校長78歲壽辰,他發請柬誠邀親友於唐人街紅寶石大酒樓聚宴,許之遠老師屆時專程從多倫多來滿地可出席壽筵。能在壽誕來臨時有新書面世,是一件多麼稱心如意的美事。

9月份詩壇有5位詩友生日:9月5日黃道超(52歲);9月13日吳永存(83歲);9月15日汪溪鹿(81歲);伍兆職(79歲);何宗雄(78歲),以上以實歲計算。除了何校長有新書問世之外,《伍兆職詩詞集》正在編撰中,因為有多首中詩英譯,所以必須延至明年80大壽才能出書。鄭石泉詩翁明年75歲,《鄭石泉詩詞集》也在蘊釀中,相信很快就可以與讀者見面,實乃詩壇喜事也!」(2010.09.03)
何宗雄博士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
第723篇《賀壽》:「本週六(9月18日)是何宗雄校長78歲壽辰,收到他的請柬,誠邀出席是晚於唐人街紅寶石酒樓之壽筵。適值其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面世,屆時將會是滿城另一次別開生面的文人雅集。
為了這次壽宴,許之遠老師將於週末專程從多倫多來滿地可赴宴,並早在幾週前就擬了一首七律賀壽詩,向詩壇眾盟友索和,作為贈何校長之賀禮。這幾天陸續收到世界各地詩友寄來大作,可謂洋洋大觀,琳瑯滿目。由於來稿甚多,今期以賀壽特輯刊出。除了祝頌詩詞,其他題材只好押後。
何宗雄校長1932年生於廣西防城(原廣東防城縣鎮平鄉),1967年獲法國里昂大學生物化學博士,同年底來加拿大。」「何校長壽慶有新書面世,是雙喜雙慶;」(2010.09.17)

第724篇《賀喜》:「上週六(9月18日)傍晚,與老伴到中央火車站迎接專程從多倫多來的許之遠老師,然後去唐人街紅寶石酒樓,出席何宗雄校長78歲壽筵。許老師風塵僕僕,雖然舟車勞頓,但神采奕奕,上台演講,聲音洪亮,中氣十足。我們與老壽星、譚銳祥壇主、伍兆職詩翁、聯邦國會議員孟德斯與其夫婿同席,我在致詞時,將一份《華僑新報》拿在手上,因為上週本欄寫《賀壽》,《詩壇第558期》刊出“恭賀詩壇盟友榮壽特輯”;紫雲詩友用純正北京話朗誦她祝賀何校長的一首七律。
何校長壽宴上,將新出版的《雪泥鴻爪七五年》回憶錄義賣,所有收入全部捐給醫院,賀壽不忘做善事,值得一讚。許老師的演講中,突出介紹了何校長的幾個方面:由放牛娃成為留法洋博士;參加道德重整運動,以身教樹人;學以致用,經營豆製品公司,以有機豆腐供應健康食品;創辦中文學校,弘揚中華文化;現晉級為魁北克中華文化教育學院的蒙城中文學校創校31年來,桃李春風,培育出一批批學子,為海外推廣中文教育,作出卓越貢獻。晚年喜愛舊體詩,並出版詩集。」「是晚,我們夫婦和許老師到唐人街東昇樓赴詩會庚寅年中秋雅集。筵開兩席,譚公銳祥壇主、伍兆職、汪溪鹿、黃明嬋、何宗雄、徐茹茵、雷一鳴、海語、劉源、懷石、紫雲、雪梅、黃道超、楊現芳、彭鈞錚、唐偉濱等準時赴宴,冰玉因臨時有急事不能出席。兩女嘉珈、嘉珮自己開車來。」「席上我邀請大家舉杯,為吳永存、汪溪鹿、伍兆職、何宗雄4位壽星公祝壽,並將幾位詩友寄來的祝壽詩印發。許老師在火車上寫的一首七律《赴“詩壇”雅集敬呈諸君子》,也在席間派發。」(2010.09.24)

第725篇《致謝》:「去年年底,許之遠老師來滿地可,除了到唐人街君悅酒家參加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成立十週年晚宴,與本市詩友見面,發表「如何寫出好詩詞」專題演講;並前往何宗雄校長家聚會,即席揮毫以書法贈詩盟;臨別前一晚,大家在富金華酒家為老師餞行,約定“明年春暖花開時再相見”。」(2010.10.01)

第727篇《評點》:「何宗雄校長擅於物理化學,其詩作卻多人情,如《賀壇主詩》:“思維先進筆如瀑,走路輕鬆疾似風。”則物理人情俱在,贈詩有“逃生險出昭關命,弔祀何堪殺戮場”句,史筆也。」(2010.10.15)

第748篇《拾錄》:「收到何宗雄校長的詩,才知道他剛入院6天,我立即給何夫人撥電話,了解病情,希望吉人天相,何校長無恙,早日康復,我會抽空利用週日時間去南岸探望他。」(2011.03.11)

第751篇《散錄》:「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中,坐七望八、坐八望九的詩友很多,他們每一位都可以寫一部回憶錄作為歷史見證,都可以像何宗雄校長那樣出一本《雪泥鴻爪七五年》傳世。」(2011.04.01)

第758篇《溫馨》:「詩友的溫馨,從慰問詩詞中可能讀出來,而誠意更令我感動。唐偉濱詩友兩個月前就約我和內子飲茶,以便將《鄭石泉詩集》、何宗雄《雪泥鴻爪七五年》和《白墨詩詞集》送交給他。」「讀到何宗雄校長上期(《詩壇第593期》)的詩「四過鬼門關」,我打了幾次電話,都找不到何校長,上週末他打回來,謂住院兩週,剛剛出院回家療養,「雖然與病魔作戰,但我的求生意志很強,相信一定可以活下去!」多麼感人的一席話。隨即收到伍兆職詩翁、鄭石泉詩翁贈給何校長的慰問詩,非常溫馨!」(2011.05.20)

第761篇《詩音》:「其他作品數量超過百首的詩友(恕不稱呼)共23位,計有:...何宗雄192首,...」「詩會舉辦過多次雅集,每一次除了抓籌分韻作詩,還有聯吟,即席揮毫,一共13首。其中包括:...2004年1月4日參加(何宗雄)維生食品公司20週年餐會雅集;...2005年7月9日(何宗雄)可余亭乙酉雅集;...2008年7月12日(何宗雄)可余亭戊子雅集;...2009年9月5日(何宗雄)可余亭己丑雅集等。」(2011.06.10)

第762篇《拾絮》:「最難能可貴的,是何宗雄校長,他率領的魁省中華文化教育學院國樂團,在雨中為祭典奏樂,又到滿地可中華文化宮參加演出,夫人還上台合唱“明天會更好”。...何校長送我一本趙王素珍著《九十藝文回顧集》,十分珍貴的巨著,有許之遠老師「藝文壽世的人生」序文,有何校長「憶與長輩趙王素珍女史之文緣」,值得收藏的好書。」(2011.06.17)

第766篇《半休》:「郵局終於結束罷工,我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向詩友徵求《滿城賡詠集》(312期合訂本),以便寄去美國國會圖書館和耶魯大學東亞圖書館。譚銳祥壇主日前捐出一本,紫雲和何宗雄校長也答應將剩餘的一本捐贈。星期一中午,驅車去NDG區找紫雲,向她取詩集,沒有時間閒聊,又匆匆趕去維生食品公司,向何校長取書。他和夫人徐茹茵女士在豆腐廠,他說8月份工廠將搬遷,書架上有幾百本1976年起訂購的食物科學雜誌,也許對我家小女兒會有用;我將書裝了四、五個紙箱,也顧不了腰傷,一箱又一箱全部搬到車後廂。由於家裡藏書已東塞西擠,這些書暫時還留在我的汽車中,等想辦法騰出空間再作打算。我拿了幾本出來,等小女放工回家時給她看,因為35年前的食物科學,與今天的差距太大,很多資料都已過時。相反,如果是歷史書籍,我倒覺得“越舊越好”。何夫人送了我一套8大冊的1928年《百科全書》,我笑說這套珍貴的書與譚公同齡,已經83歲。」(2011.07.15)

第771篇《留痕》:「由於考慮到有些詩友家中沒有電腦,無法上網讀到「各家詩詞集」,所以我唯有先將有電腦、能上網的詩友之作品先貼上,以致下列詩友的專集暫緩貼上:《雪梅詩詞集》、《汪溪鹿詩詞集》、《雷一鳴詩詞集》、《譚健民詩詞集》、《何宗雄詩詞集》、《陳國暲詩詞集》等。」「張德潛老師生前曾經將其詩作結集,取名《鴻爪留痕集》,何宗雄校長出版詩集與回憶錄,取名《雪泥鴻爪七五年》;能將作品付梓成書,留給後人一點文字,是文人的心血結晶。若無法出書則貼在網上,也能傳世,而且在網絡世界,流傳更廣,其影響甚至比出書更大。我有幸與諸詩友神交於「詩壇」上,很多人彼此素未謀面,今日又將其作品編製成集,給海外古典文學增添薪火,為弘揚中華傳統文化出點微薄之力,如果能引起共鳴,廣交天下吟侶,則斯願已足矣!幸甚!幸甚!」(2011.08.19)

第788篇《詩侶》:「從《統計表》上看,超過二百首的有:何宗雄201首,」(2011.12.16)

第819篇《詩敘》:「上星期六(7月14日)中午,譚銳祥壇主誠邀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眾詩友,於唐人街東昇樓酒家茶敘。除了幾位因故缺席,大部份住滿地可的詩友都能準時赴約。當日出席的詩友(恕不稱呼)包括:譚銳祥、吳永存、雷一鳴、李文燦、何宗雄和徐茹茵夫婦、汪溪鹿和黃明嬋夫婦、墨浪夫婦、劉源夫婦、懷素與夫婿張先生、紫雲、雪梅、唐偉濱、白墨等。」「「鹿鳴園」(見第410篇《雅敘》、第570篇《鹿鳴》)、「可余亭」(見第460篇《雅會》、第613篇《可余》、第670篇《雅吟》)、「于遠樓」(見第466篇《雅事》)、「無墨樓」(見第366篇《雅聚》)、「玉瓊樓」(見第663篇《雅趣》)、「嘉華樓」(見第195篇《詩約》)等都曾經舉辦過雅集,留下詩詞,留下佳話。但願不會「江山依舊,人事全非」!但願詩友締結的詩誼,能經得起時空的考驗,在若干年後,重讀雅集詩詞,再賞當年照片,依然記憶猶新。」(2012.07.20)

第831篇《零拾》:「。週六晚上赴唐人街紅寶石酒家出席雙十節101週年紀念晚宴,喜逢譚銳祥壇主、伍兆職、吳永存、雷一鳴、譚健民諸詩翁,沒有見到何宗雄校長,非常牽掛他的健康。」(2012.10.12)

第846篇《墨緣》:「可余亭雅集的美好回憶,永遠留在每位詩友心中;何宗雄校長住院多時,現已由加護病房轉到普通病房,希望抽空到醫院探望,祝何校長早日康復出院。」(2013.01.25)

第847篇《守住》:「何宗雄校長的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面世數年,每次重讀,總是慨嘆、讚賞一番。都說「書比人長壽」,回憶錄將精彩一生記錄下來,有歡樂、有悲傷,有驚險、有快慰。我經常在想,人生苦短,幾十年光景猶如夢幻,一恍而逝,如果每個人都能給自己留下一本傳記,就不枉此生了。」「日前與內人利用空暇,驅車到南岸Charles Lemoyne醫院探望住院多月的何宗雄校長。我們先到三樓320號房,只見床位是空的,於是向護士詢問,她在電腦上查核,然後寫了一張卡:703A,原來搬上七樓。終於見到睽違已久的何校長,他很激動的用雙手緊握我的手,說話聲音很微弱,必須用心聆聽。他問及譚銳祥壇主獲英女皇登基鑽禧紀念章之事,我見到他床沿小桌上有《雪泥鴻爪七五年》,於是在回憶錄中,找到十年前何宗雄博士榮獲英女皇登基金禧紀念章的新聞、賀詞剪報,打開給何校長看:“您十年前已經獲得授勳了。您還記得嗎?”看他的眼神,似乎很模糊,很遙遠的事。不一會,何校長又問起《詩壇》關閉的事,只見他淚水盈眶,不斷用手去拭乾,我心也酸了,我知道,如果《詩壇》沒有關閉,這幾期一定收到詩友們寫給何校長的祝福詩詞。於是,掏出一張慰問卡,上面寫著:“衷心祝願您早日康復,平安出院,重拾筆尖,再寫詩詞。”我安慰何校長:「等您出院,《詩壇》一定復刊!大家都在為您祈禱,您要多多保重,我們還要讀您的詩。我們詩友還會到可余亭再舉辦雅集,大家再聽您吹響海螺,即席揮毫聯吟。」(2013.02.01)

第848篇《迎年》:「上星期六中午與譚銳祥壇主到福臨門飲茶,席間談及何宗雄校長、李文燦師傅相繼入院留醫之事。我感慨萬千的說:“幸好幾位詩翁都出了書,才沒有遺憾;否則,一旦躺在床上,甚至神智不清,想出書已太遲。我不斷苦口婆心規勸年老詩友為自己的詩作結集,然而他們卻意識不到其重要性;經濟條件允許,又不必花一文錢請人打字排版,如果放棄出書良機,實在可惜。”」(2013.02.08)

第851篇《復刊》:「日前到醫院探望何宗雄校長,當他老人家聽說「詩壇」已經結束時,淚水奪眶,令我心酸莫言。」(2013.03.01)

第858篇《偶拾》:「日前喜接何宗雄校長寄來詩作:“病吟”,由夫人徐茹茵女士手抄,多麼秀麗的筆跡,多麼珍貴的詩句;還收到何夫人的一封信函,告知何校長的病情和近況。詩作刊出後,隨即收到詩友多首和詩,大家衷心祝願何校長早日康復,無恙回家。如果問我“不枉此生”還有什麼補充,就是在詩壇上結識到像何校長這樣幾位長者。」(2013.04.19)

第859篇《思緒》:「幾週前喜接何夫人寄來何宗雄校長在療養院寫的詩,多麼珍貴的禮物!剛才收到譚銳祥壇主傳真來一首七絕《祈求何宗雄、李文燦詞丈復筆》,又接到雷一鳴詩翁的電話,我問他何宗雄校長的近況,並向他取了療養院的地址,本週日將陪老師前往探望。雷老夫婦明天啟程赴台灣旅遊,我祝他倆一路順風,多多珍重!星期一那天中午,到嘉華樓晤譚公,將《李文燦詩集》和《紫雲清卷》、《女人一枝花》托譚公轉交住療養院的李文燦師傅,衷心祝福何校長、李師傅早日康復!」(2013.04.26)

第860篇《花絮》:「再返家中,在客廳沙發小睡一個鐘頭,一點半又急忙出門,趕到中央火車站已經兩點許。幸好馬路旁有個車位,我連奔帶跑,終於到火車站大廳,只聽見“國才,我在這裡!”原來許之遠老師已抵步,比預定時間提早。離開車站,我們直接取道香檳大橋,到南岸寶樂沙Toscanini路吳宅,探望患病洗腎的吳永存詩翁,讀吳老元曲《一半兒》,方知洗腎“天鵝頸”永久埋入腹膜中之痛苦。我們十分敬佩吳老筆耕不斷之勤奮精神,更對夫人照顧周到豎大姆指。臨別前,夫人幫我們在吳宅前留影。然後徑直前往南岸療養院,探望何宗雄校長。何校長在三樓,每人住一房間,我們沒有問護士,一間又一間房尋找,由於門口有名字,很快就找到。何校長非常瘦弱,說話聲音很輕微,必須俯身用心聽,才明白他想說什麼。我見到床沿小桌上擺放著《華僑新報》,他正在閱讀「詩壇第685期」,又有一本《詩詞格律》,還有《平水韻部》,以及他的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等。許老師與何校長握手不放,一句一句,慢慢與他交談,並揣測他到底是否記得我們是誰?大約逗留半個多鐘頭才向何校長辭行,並答應一有來滿地可,一定會再來探望。離開療養院,我已淚水盈眶,可余亭雅集的美麗回憶,一幕幕浮現在眼前。何校長的琴聲迴盪在耳際,他吹大海螺的鏡頭,留在照片中,銘刻記憶裡。他多年來的手稿,成了寶貴的珍藏。祝何公吉人天相,早日康復出院!」(2013.05.03)

第861篇《閒話》:「我家有幾種不同版本的《弟子規》,還記得何宗雄校長經常以《弟子規》、《孝經》作為學生德育之課本。昨天上班前去開信箱,喜接何夫人徐茹茵女士手抄郵寄何校長新作《賀詩壇685期》,記得上星期日下午我與許之遠老師到療養院探望他時,他床沿小几上正打開《華僑新報》,我看到了《詩壇第685期》,裡面有譚銳祥壇主“祈求何宗雄、李文燦詞丈復筆”詩作,相信他當時正在醞釀詩句。」(2013.05.10)
與吳永存、伍兆職兩位詩翁到療養院探望何宗雄校長(2013.06.09)
第866篇《瑣敘》:「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眾多元老都有參加公祭大典,包括前中華會館譚銳祥主席、伍兆職、吳永存、汪溪鹿、譚健民詩翁。往年祭祖大典,何宗雄校長會率領國樂團上台奏樂,今年只播放光碟,令我們非常懷念可余亭主人,我提議公祭典禮結束後,去探望何校長。」「禮成後,我與吳永存、伍兆職兩位詩壇前輩開車去南岸療養院,探訪何宗雄校長。和上次與許之遠老師來時相比較,何校長的精神好得多,我們進房時,他正聚精會神閱讀詩集,一眼就認得出我們三人。他還說已經寫一首詩祝我六十歲生辰,托兒子帶給夫人抄錄後投郵寄來(我於昨天收到何夫人來函,該詩於今期詩壇刊登)。我們聊了很久,何校長還吩咐兒子將他的琴也帶來,悶時可以撥絃自娛,又看電視劇,有紀曉嵐、漢武帝傳等,他曾寫「長期抗病」一詩自勉,可見其堅毅的意志,令人肅然起敬!我們向何校長告辭時,他堅持要推扶架送我們到電梯口,我靈機一動,立即用手機拍下幾張合照留念。」(2013.06.14)
與伍兆職詩翁到療養院探望何宗雄校長(2013.06.09)
第868篇《雅盟》:「驟雨黃昏,我驅車去接伍兆職詩翁夫婦,又去接李文燦師傅,抵唐人街東昇樓酒家,先將兩大袋詩集搬上酒樓,再去泊車。這兩袋詩集有《紫雲清卷》、《女人一枝花》、《鄭石泉詩詞集》、《何宗雄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子漢詩詞集》(遺著)等。《紫雲清卷》已經面世數月,我曾取了一大箱回來,還未分派,適逢詩友雅聚,可以由作者親自簽名贈書,實乃吟壇雅事也。」「今年雅聚,有幾位詩友缺席。可余亭主人何宗雄博士暨夫人徐茹茵女士,...」(2013.06.28)

第880篇《秋語》:「金風送爽的秋季,是豐收的時節,也是歡慶的時節。陽曆九月份,適逢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四位詩翁華誕:9月13日是吳永存詩翁86榮壽(1927年生);9月15日是汪溪鹿詩翁84榮壽(1929年生);9月17日是伍兆職詩翁82榮壽(1931年生);9月18日是何宗雄詩翁81榮壽(1932年生)。猶憶2010年9月,許之遠老師曾題詩四首,為四位壽星公祝壽(刊於詩壇第558期)。譚銳祥、伍兆職、劉家驊、白墨等都相繼步原玉奉和,此情此景,堪為文永誌。謹恭祝諸位壽星詩翁:健康長壽,靈感如泉!」(2013.09.20)

第887篇《續筆》:「我曾陪許之遠老師去療養院探望何宗雄校長,何太由南岸遷到NDG區新居,“可余亭”成了永遠的追憶。...雷一鳴先生2014年夏出版回憶錄《勁草寒梅八五年》,和何宗雄校長《雪泥鴻爪七五年》回憶錄一樣,都將詩詞集加入。」(2016.01.01)

第891篇《低調》:「另一位值得一提的,是臥病多年的老詩翁何宗雄校長,留法化學博士,才華橫溢,為人低調,有“豆腐大王”美譽,晚年勤於詩學,虛心創作,出版《雪泥鴻爪七五年》回憶錄,收進詩詞數百首。詩友們曾在“可余亭”舉辦過多次雅集(見第613篇《可余》),聯吟覓句,即席揮毫,寫成長卷,拍照留存。像這樣的雅集,還在嘉華樓、無墨樓、于遠樓、玉瓊樓先後舉辦過,成了美好回憶,銘刻海外詩壇史冊。」(2016.01.29)

第913篇《喜聚》:「翻查日記,許老師於2015年7月11日來掃墓,7月12日在唐人街紅寶石酒樓與吳永存、雷一鳴、朱其堅、紫雲、懷素、白墨等飲茶。然後與徐茹茵女士去療養院探訪何宗雄校長(上一次是2013年4月28日)。」(2016.07.08)

第923篇《秋言》:「今歲中秋,適逢西曆9月15日,9月詩壇多壽星:9月15日汪溪鹿詩翁(1929年),9月17日伍兆職詩翁(1931年),9月18日何宗雄詩翁(1932年),9月20日黃國棟詩翁(1921年)。過去填寫資料時,一直把吳永存詩翁的生日寫成9月13日,他本人也於九月寫自壽詩,譚銳祥壇主、許之遠老師、劉家驊詩兄等都有”賀詩壇五壽星”,直到最近其家人告知是農曆九月十三日(西曆1927年10月8日)。」(2016.09.16)

第955篇《思錄》:「猶憶去年第21屆公祭大典,謝文斌先生還舉著照相機穿梭在人群中、祭壇前獵取鏡頭,儀式結束後,我與譚銳祥壇主、伍兆職詩翁一起驅車到南岸Charles Lemoyne醫院探望吳永存先生。(見第910篇《閑錄》)今年公祭,謝公與吳公皆已作古,怎不令人感慨萬千?我打電話給何宗雄校長之夫人徐如茵女士,謂打算下午偕同譚公、伍老去療養院探望何校長,可惜何太太有約在先,唯有等下一次有機會再前往。」(2017.06.15)

第968篇《壽星》:「今期收到遠在加西阿伯達省愛民頓黃國棟老詩翁三首七絕《九六述懷》,令我想起“詩壇九月五壽星”」(汪溪鹿、伍兆職、何宗雄、黃國棟、吳永存)之佳話。於是到《詩壇》網頁上,找出歷年詩壇向各老壽星賀壽之詩詞,竟有數百首之譜,可謂歎為觀止。今人長壽,不再是“七十古來稀”,所以筆者認為,七十高齡方能稱之為壽,詩壇逾古稀者,佔了絕大多數,故有“詩能延壽”之說。」「許之遠老師曾於2010年9月贈詩四首,賀何宗雄校長78歲,伍兆職詩翁79歲,汪溪鹿詩翁81歲,吳永存詩翁83歲;2011年12月賀劉能松教授百歲;2016年《八一生朝感詠》自壽詩,賀譚銳祥壇主89嵩壽和墨寶,都是珍貴的賀壽詩,定妥為收藏。」「何宗雄校長今年虛齡86歲,是法國里昂化學博士,他的《雪泥鴻爪七五年》出版時(見第646篇:《雅緣》),適逢78壽辰,曾在紅寶石酒家設壽筵,書贈《可余亭序》的許之遠老師,當日專程從多倫多前來祝壽(見第723篇:《賀壽》)。」(2017.09.14)

第969篇《寄望》:「喜讀許之遠老師祝何宗雄校長八五賀壽詩,詩壇壽酒飄香,頌詩繞耳。」(2017.09.21)

第970篇《追憶》:詩會歷年活動記錄總匯(2017.09.28)

第986篇《果實》:「何宗雄227首;...」(2018.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