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12月26日 星期二

第983篇:《送年》

時光似箭,歲月如輪,又到了送舊迎新的年底。過去每到歲暮,本欄就會總結、盤點一番,回顧一年大事,算清人禍天災,憑弔名流逝去,感懷世局浮沉;漸漸的,開始有些麻木;漸漸的,發覺毫無新意;最後,再也提不起勁去翻查年鑑了。各大傳媒都有自己一把尺,找出十大新聞的標準不同,大陸當然是以開黨大會放在首位,美國則以特朗普上台為主調,而北朝鮮的核試爆一定能擠進前十名,然後就是槍擊案、災難、江山易幟、政權更迭等,可以說,老調重彈,沒有什麼突破。

與女兒女婿一起遊香港,在志蓮淨苑留影(2017.03.30)
當你寫到近千篇,該說的都說了,該祈禱、該祝福、該許願的,都全套做完了,你就會發現,一切都非以你個人意志為轉移,地球照樣在旋轉,戰火依然到處燃燒,和平只是望梅止渴,口號原來畫餅充飢。世界分分秒秒不停在變,過去的就讓他過去吧!未來掌握在科學家手裏,日新月異的尖端科技正完全改變人們的一切,從衣食住行到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都被新科技牢牢控制。如今不必行萬里路,不必讀萬卷書,只要一機在手,就可以得知天下事;沒有家書值萬金,想念誰,手指一點,咫尺天涯,近若眼前,人人都有順風耳、千里眼,這奇蹟發生才不過短短二十年的事矣!
北京天安門廣場(2017.03.18)
還是那句老話,祈求世界和平的重任,就由梵蒂岡教宗一年一度新年文告去完成吧!我們這些升斗小民,隨筆只能寫身邊趣事,雞毛也好,蒜皮也好,筆墨自娛,無傷大雅。朋友今天來電,問我退休後日子如何打發,我笑答:一天廿四小時不夠用,你如果嫌多,分一些給我!對方大惑,不斷搖頭,連聲費解:我每天都悶死了,開車出去兜圈子,逛商場,回到家還未到中午,追電視劇,一集又一集,一套又一套,看到我頭昏腦脹,眼花潦亂,一睡下來,滿腦子都是「三生三世十里桃花」,連發夢也都是「獨步天下」!怎麼辦?我叫他仿傚我另一位好友曾兄:每天去學校上課!我這位曾兄,從剛開始連英語一二三四都不會,兩年讀下來,竟然可以寫文章,還可以在班上演講,回顧他從柬埔寨如何逃離到越南,英語發音準確,英文文法正宗,有板有眼,真是令人刮目相看!
部分日記(從2000年到2016年)
人到老年,總愛發牢騷,又愛「想當年」,然後就感慨一番,我害怕自己有此毛病,所以每次重覆說舊事時,見老伴在旁提醒我,立即欲語還休。幸好還有寫日記的習慣,把要說的,都寫在日記本上。過去女兒每年都送我Pierre Belvedere意大利精美日記本,偏偏今年竟無法買到,我尋遍各大書店、文具店,又上網搜查,都是記事簿,只供約會用,所以週六和週日兩天合成一頁,一年就有52個週末是各半頁。沒辦法,只好買一本沒有註明年月日星期的本子,黑皮封面,17x23cm,紙質上乘,可惜只有352頁,買回來後,用活動日期印章,在每頁的右上角逐頁打印,從2018年1月1日開始,直到12月18日,然後找出一模一樣的橫線紙張,照本子尺寸剪了七張,裝釘後貼在本子後面,再蓋印到12月31日。這還是我第一次人手操作為日記本加工。女兒說:現在已經沒有人會用手寫日記了,電腦打字儲存,十分方便,既不怕日記本遺失,又可以打印成書,為何不肯改變一下?
日本京都伏見稻禾大社(2017.04,19)
我是有用電腦儲存「六十年每日個人事錄」,把365天的每一天都建立檔案文件,然後逐年填寫資料。例如今天是12月26日,我將每年日記上的今天都濃縮進「12月26日」這檔案中,這樣一來,就很輕易的知道2006年的今天,我和老伴在愛民頓和曾任歐老師見面;2007年的今天,我們全家開車去拜訪汪溪鹿詩翁和何宗雄校長;2008年的今天,我與老伴到廣州,入住中國大酒店980號房;2009年的今天,我們全家在多倫多,與許之遠老師夫婦在龍皇閣用晚餐;2010年的今天,我在香港中華書局買下全套32冊的《中國大百科全書》九千港幣,另加郵費1500港元寄回加拿大;2011年的今天,我們全家在波士頓度過;2014年的今天,小女兒在網上訂購她和媽咪的香港機票,晚上全家在歌劇院觀賞「胡桃夾子」芭蕾舞劇演出。往事如煙,依稀在目,栩栩如生,當你回眸花甲年華,彈指一瞬間!
海洋三省六天遊(2017.06.26 Cabot Trail, Nova Scotia)
還有幾天就送走2017年,迎來2018年,但仍然是雞年,要等到明年2月16日才是狗年正月初一,別太早「送雞迎狗」啊!朋友每年都寄來「歲暮感懷」,把他和家人一年來去過什麼地方旅遊,遇到什麼趣事,都寫了進去。而我依然是靠小女兒幫忙設計聖誕新年賀卡,在微信、在WhatsApp、在網上用電郵寄到全世界,向親朋好友送上祝福。今天與往年有點不同的是,家庭合照由四口增加到七口,添加兩位女婿和一名小孫女可兒。若問我今年個人有何值得回憶的事,除了抱孫晉升外公之外,就是去大陸、日本、香港七個星期,去加東三省自駕遊,然後是左肩膀韌帶手術。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詩壇」出版第800期,也算是件值得慶賀的喜事。希望明年歲暮個人盤點時,我會有更多的好消息,包括《麗璧軒隨筆》第1000篇,以及我踏上65歲,領取加拿大老人津貼,正式加入老人行列。如果明年我在麥大英語最後兩科考試過關,取得文憑,就可以報讀東亞研究系,這或許也算是正能量的喜事一樁吧!
2017年的喜事應該是抱孫晉升外公

(2017.12.28《華僑新報》第1401期)

附:
敬讀盧茵《送年》
李錦榮
太陽之下事何新?入道師言方向純。
今現時空維輾續,昔存機理更延伸。
日頭起落心物外,月亮陰明形影循。
數據關聯因遠果,俗成邏輯世間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