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麗璧軒隨筆》第880篇:「秋語」(2013.09.20《華僑新報》第1178期) |
都說多愁善感的人,最適合秋季;秋至楓紅,是最絢麗的季節。記得六十年代張小英有一首情歌《葡萄成熟時》,裡面有一句:「葡萄成熟時,我一定回來!」如今應該唱:「楓葉變紅時,你一定回來!」在泰國,每次去夜總會見客戶,總喜歡點唱鳳飛飛的那首《楓葉情》:「一年容易又秋天,又見到楓葉一片片。」百聽不厭,想不到後來竟然真的來到楓葉國加拿大,如今偶爾也會在YouTube找來聽,「一片楓葉一片情」,沉醉於往事之追憶中,一幕又一幕浮現腦海,展現眼簾。
金風送爽的秋季,是豐收的時節,也是歡慶的時節。陽曆九月份,適逢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四位詩翁華誕:9月13日是吳永存詩翁86榮壽(1927年生);9月15日是汪溪鹿詩翁84榮壽(1929年生);9月17日是伍兆職詩翁82榮壽(1931年生);9月18日是何宗雄詩翁81榮壽(1932年生)。猶憶2010年9月,許之遠老師曾題詩四首,為四位壽星公祝壽(刊於詩壇第558期)。譚銳祥、伍兆職、劉家驊、白墨等都相繼步原玉奉和,此情此景,堪為文永誌。謹恭祝諸位壽星詩翁:健康長壽,靈感如泉!
「詩壇」步入豐收旺季,每週收到之詩稿超出五十首,以至有「措手不及」之嘆!不斷有新詩友加盟,也由於要堅守詩詞格律,很多作品因不符合平仄、韻律而必須割愛。不少朋友「不得其門而入」,在詩門之外徘徊,我於是寄去「平水韻部」和「近體詩格律表」,希望他們能認真研習,寫出符合起碼要求的詩。環顧滿地可報章上,不講平仄的詩作充斥,有將六句或四句稱「七律」的,也有一首詩五個韻的,反正「來稿照登,文責自負」,於是,只要敢寫的,都變成「詩人」了。
然而,豐收的「詩季」也有秋風狂掃落葉的慨嘆!除了一稿多投、多產氾濫,還有收到大量涉及「政治」敏感話題的詩稿。曾經有位詩友寄來一首平仄、押韻全沒有出錯的七律,但因為第七句有「黨的光輝」四個字,我只好「忍心」拋棄了,並回函指出:「此四個字是全詩敗筆,的確可惜!」還有一位新加盟詩友,寄來多首歡呼兩會「勝利召開」的賀詩,也被我砍伐。至於其他多年詩齡的老詩友,不停寄來與「尚黑」有關的詩,令我這主編頭疼難堪,舉棋不定。此風不可長,像這樣小心翼翼踩鋼線的事,「下不為例」也!或有人責問,難道在海外也不敢談「政治」?十四年前,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創立時定下的宗旨是:「以詩會友,吟風弄月,步韻唱酬,推敲覓句,嘆詠抒懷,切磋斟酌」,不涉及「政治」。如果能善於運用「賦、比、興」的手法,當然也可以像吳承恩寫《西遊記》一樣,用孫悟空大鬧天宮、三打白骨精,同樣能收到撼動天庭、降妖伏怪之效果。
與壇主譚公通電話,他很關心「詩壇」其他詩友為何不見詩詞發表,我說報紙版面有限,不能見報的,只能貼在網頁上,有的詩友靈感奔放,每週寄來五、六首,若無時間性的,一律押後刊出。還有些詩友,一首詩才五、六十個字,註解竟多達數百字,也只好刪除,留待出版個人專集時才附上。如果是典故,讀者會自己去翻查典出何處;若一首詩要大量註解才能讀得懂,的確值得商榷。
《麗璧軒隨筆》第三篇:「藏書」(1996.10.04《華僑新報》第293期) |
《麗璧軒隨筆》第二篇「嫦娥」(1996.09.27《華僑新報》第292期) |
秋風秋雨,不詠秋因怕秋怨秋愁;秋楓秋語,不悲秋而發秋聲秋語。時屆秋收,享用黃金的豐收季節;年逢花甲,回首浮沉的滄桑歲月。猶憶丙子中秋前夕,《麗璧軒隨筆》於1996年9月20日《華僑新報》第291期刊出第一篇隨筆:「賞月」,到今期第880篇隨筆「秋語」,題目永遠是兩個字,默默耕耘整整十七年,到底是否「豐收」難下斷語,但的確經歷了人生最值得回味的時光。今年11月6日,是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成立十四週年,「詩壇」七百多期,陪伴隨筆九百篇,也算是滿地可報界一項「珍貴回憶」。雖然明天晚上我在工廠車間爐邊,沒有機會上皇家山賞月,但我心中有月,心中有詩,心中有友!在此,向遠在天涯的老師、同學、親友說聲:「中秋節快樂!」
《麗璧軒隨筆》第一篇「賞月」(1996.09.20《華僑新報》第291期) |
(2013.09.20《華僑新報》第1178期)
附:
敬讀盧茵《秋語》
李錦榮
靜思秋語書燈澈,情意相融無比切。
煙雨迷朦孤月期,風雲難定群楓列。
南方故土遠騷聲,北國外邦將白雪。
師友隨宜時護持,平安快樂迎佳節。
李錦榮
靜思秋語書燈澈,情意相融無比切。
煙雨迷朦孤月期,風雲難定群楓列。
南方故土遠騷聲,北國外邦將白雪。
師友隨宜時護持,平安快樂迎佳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