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華同學唱酬錄
▼
2010年11月24日 星期三
2010年11月18日 星期四
忽然人生——詩人白墨的回憶錄
《華僑新報》記者‧唐淦
編者: 現年57歲的白墨,原名盧國才。是蒙特利爾知名的文人,媒體專欄作家,詩人。
白墨先生會說國語、粵語、潮語,除了英語、法語外,還識泰、柬、越、寮等印支各國語言文字。寫作40年以來,所發表的詩歌,小說,雜文與未發表的編纂作品數目等身。1996年中秋節前,白墨開始以「盧茵」筆名在《華僑新報》開闢「麗璧軒隨筆」專欄,14年來寫了730多篇。1999年11月6日,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吟壇詩友創辦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11年來,在譚銳祥壇主的領導與白墨主編努力耕耘下,詩會於《華僑新報》開設了560餘期詩壇專欄,發表舊體詩詞萬餘首,創造了海外華人的一項記錄。他們對舊體詩的不懈追求也引起了中國大陸和臺灣詩壇的關注。為表彰白墨致力於文學創作和對中華詩詞研究與推廣數十年,創作豐碩,學養俱優,美國世界藝術文化學院經過審核後,通過授予白墨先生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並將於今年12月2日至7日在臺北召開的第30屆世界詩人大會上頒發。
編者: 現年57歲的白墨,原名盧國才。是蒙特利爾知名的文人,媒體專欄作家,詩人。
白墨先生會說國語、粵語、潮語,除了英語、法語外,還識泰、柬、越、寮等印支各國語言文字。寫作40年以來,所發表的詩歌,小說,雜文與未發表的編纂作品數目等身。1996年中秋節前,白墨開始以「盧茵」筆名在《華僑新報》開闢「麗璧軒隨筆」專欄,14年來寫了730多篇。1999年11月6日,他和幾個志同道合的吟壇詩友創辦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11年來,在譚銳祥壇主的領導與白墨主編努力耕耘下,詩會於《華僑新報》開設了560餘期詩壇專欄,發表舊體詩詞萬餘首,創造了海外華人的一項記錄。他們對舊體詩的不懈追求也引起了中國大陸和臺灣詩壇的關注。為表彰白墨致力於文學創作和對中華詩詞研究與推廣數十年,創作豐碩,學養俱優,美國世界藝術文化學院經過審核後,通過授予白墨先生榮譽文學博士學位,並將於今年12月2日至7日在臺北召開的第30屆世界詩人大會上頒發。
2010年11月17日 星期三
第732篇:《瑣事》
還有10天就啟程,很多瑣事必須在走之前處理好。日前於雜貨店巧遇伍兆職詩翁,我請求他助我一臂之力,將詩友傳真詩作打字後電郵給紫雲,因為她的傳真機壞了;伍老很爽快就一口答應:「沒問題!請放心!」絕大部份詩友都用電郵寄稿,目前仍使用傳真機的只有譚銳祥壇主、何宗雄校長、雷一鳴詩翁、汪溪鹿詩翁、譚健民詩翁、曾習之老師、李錦榮詩兄、雪梅詩兄等。
2010年11月10日 星期三
第731篇:《心曲》
2010年11月3日 星期三
第730篇:《放縱》
萬聖節晚上,扮鬼扮馬的小孩挨家挨戶敲門拿糖果,今年適逢星期日休假在家,我也和鄰居一樣,在大門口掛上鬼臉燈籠,又張貼蜘蛛網、獠牙大南瓜,頗有節日氣氛。外甥女帶了幾個孩子來,他們扮成吸血鬼、骷髏殭屍,全身黑色,還戴上枯骨手套,維妙維肖,幾可亂真。我家兩個女兒都成了大人,這玩意對她們來說,似乎已是遙遠的追憶。大女兒週日還在律師樓工作,有幾件案子要準備出庭;小女兒則忙著在廚房弄她拿手的好菜,來招待姑媽、表姐和眾表姨甥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