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和新年兩週長假,除了詩會10週年慶典、許之遠老師蒞臨舍下之外,其餘時間就是探親訪友。許老師回去後,我首先要做的,就是全家赴多倫多參加甥兒婚禮。由於小女12月24日還要上班,我們必須等她下午3點鐘放工後才能啟程。4點許出發時天色已逐漸暗下來,一路上黑漆漆,我兩眼切割白內障後,眼球晶片對光線頗為敏感,對迎面而來的車頭燈,非常不適應,車速很慢,到達萬錦活拜大道的假日酒店已經是晚上9點鐘了。取了7樓房間,我累得一倒下床就睡去。午夜1點半被吵醒,原來是女兒投訴空調發出刺耳噪音,令她無法安睡,經理立刻上來,隨即安排我們換房間,謂行李可以留待天亮後才搬遷。這樣一折騰,我已經沒有睡意,乾脆上網,收電郵、覆信。
端華同學唱酬錄
▼
2009年12月30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23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16日 星期三
2009年12月10日 星期四
第683篇:《漫題》
今年入冬以來第一場暴風雪終於來臨。氣象台預測今天會有25到30厘米的降雪量,加上時速60公里的強風,天氣十分惡劣。魁北克交通局呼籲民眾將車留在家裡,儘量利用巴士地鐵,以便鏟雪車可以順利運作。為了不被混亂的交通影響而遲到,我今天下午將提前一個鐘頭開車出門去上班。
2009年12月2日 星期三
第682篇:《隨記》
折騰了將近一個星期,謝天謝地,家裡的電話終於可以使用。自上週四開始,電話線路發生故障,外面打不進來,裡面打不出去,傳真機無法接收,只能靠手機通話。撥去Bell電話公司,接線生答應立即派人來修理,一天又一天過去,猶似泥牛入海、黃鶴飛去。幾乎每天都打去投訴,罰聽一大輪音樂,疲勞轟炸後,對方才慢條斯理的,又逐一報上資料,你急她不急,最後還是老話一句:我們會盡快派技術人員去檢查線路。女兒連續發了幾封電郵,也於事無補。這是什麼服務態度?
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2009年11月18日 星期三
2009年11月11日 星期三
第679篇:《詩誕》
今年11月6日乃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成立10週年,《詩壇第514期》刊出會慶紀念特輯,詩友紛紛寄來有關詩詞。今早給壇主撥電話,知悉他星期一午夜才回到滿地可,由於時差,加上長途跋涉,舟車勞頓,元氣大傷,身體頗感不適。我於是進言,詩會10週年的慶祝活動推延,直到譚公體康恢復正常再舉辦。剛放下電話,許之遠老師便從多倫多打來,原來他打算這個週末前來滿地可兩天,除了掃墓,順便參加詩會10週年慶典,我說會慶活動決定延期;他則因為下星期起一連有幾個演講,不能抽身。我提議12月中旬,屆時工廠休假,不用來去匆匆,可以多些時間與詩友們見面。
2009年11月4日 星期三
2009年10月28日 星期三
敬讀白墨《探親之旅》二十篇得七律廿首(李錦榮)
(寄自溫哥華)
其一
人算如何相應天,盡尋智慧解煩纏。
心燈清省光能照,軀體違和癥可痊。
世事難常儒者達,初陽慢現性情鮮。
女兒機敏詩家察,無量歡欣總在前。
其一
人算如何相應天,盡尋智慧解煩纏。
心燈清省光能照,軀體違和癥可痊。
世事難常儒者達,初陽慢現性情鮮。
女兒機敏詩家察,無量歡欣總在前。
第677篇:《秋興》
杜甫有「秋興八首」傳世,是七律中的佼佼者。8首分別押十二侵(林、森、陰、心、砧)、六麻(斜、華、槎、笳、花)、五微(暉、微、飛、違、肥)、四支(棋、悲、時、馳、思)、十五刪(山、間、關、顏、班)、十一尤(頭、秋、愁、鷗、州)、一東(功、中、風、紅、翁)和四支(迤、陂、枝、移、垂)。清代大詩人錢謙益步杜甫「秋興八首」十三迭,共一百零四首,取名「金陵秋興」,是大型七律組詩,為歷代七律次韻詩所未有,讀後令人嘆為觀止,為之折服矣。
2009年10月25日 星期日
敬讀《白墨傳奇》文章得詩十二首(李錦榮)
一、敬讀紫雲詩友「詩詞路上一君子──我所認識的白墨」
才女文思何偉哉,主師心法盡詮開。
元和流向圓通競,白墨歸宗轉化栽。
入室升堂靈景美,駕雲觀月理源陪。
詩詞路上彰君子,舉世情恩天地來。
(2009.01.22)
才女文思何偉哉,主師心法盡詮開。
元和流向圓通競,白墨歸宗轉化栽。
入室升堂靈景美,駕雲觀月理源陪。
詩詞路上彰君子,舉世情恩天地來。
(2009.01.22)
給海語先生的回信(黃伯華)
海語先生:
你好!非常感謝妳如此熱情洋溢的來信!《白墨傳奇》只是利用白墨先生回中越探親之機,對他進行一次比較集中的報導,讓親戚朋友能更方便地了解他這30多年在異國他鄉的生活、工作及成就而已,不是有意吹捧或造勢,所有作者的文章都是實話實說。白墨先生不希望過於張揚是他的優點。個別朋友的忠告也是出於好心。我則認為對白墨先生的宣傳不能只停留在事實的羅列,而應深入探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移民,在逆境中求生存外,如何發揮自己的才智;白墨先生除了現在的詩、文活動外,能否再創一條更寬廣、對社會對自己都更有益的路呢?如教書或其它能發揮他的專長的工作……
你好!非常感謝妳如此熱情洋溢的來信!《白墨傳奇》只是利用白墨先生回中越探親之機,對他進行一次比較集中的報導,讓親戚朋友能更方便地了解他這30多年在異國他鄉的生活、工作及成就而已,不是有意吹捧或造勢,所有作者的文章都是實話實說。白墨先生不希望過於張揚是他的優點。個別朋友的忠告也是出於好心。我則認為對白墨先生的宣傳不能只停留在事實的羅列,而應深入探討一個生活在社會底層的移民,在逆境中求生存外,如何發揮自己的才智;白墨先生除了現在的詩、文活動外,能否再創一條更寬廣、對社會對自己都更有益的路呢?如教書或其它能發揮他的專長的工作……
給黃伯華先生的信(海語)
尊敬的黃伯華先生:
你好!你辦的《白墨傳奇》網絡開通以來,讀者看後紛紛投稿,多方面介紹白墨,起了很好的宣傳作用,真是可喜。 你在網頁上全部登出《詩詞路上一君子》十三篇,紫雲女仕把當代大詩人白墨寫的厚重凝遠,真是難得一見的情文並茂的美文,是以文會友、文人相親的頌歌。 現在,電視、電臺、電網成了造勢工具,有時一夜之間可以把默默無聞之人捧紅,這種做法文藝界特別在行,政界出手更甚,其它各行各業仿效起來特別賣勁,一個更比一個有花招,玩弄的技巧效應驚天地泣鬼神,此風越刮越大,佔據著人們視聽的很大空間,這是科技應用於傳媒後必然要產生的一種現象,應以平常心態看待。一個人是否真有才華,還是讓時間去檢驗吧!經過一段時間的表演,名符其實者太少,大多是濫竽充數。能大規模玩起以假亂真、以假當真的,有不少是權勢者臺前幕後的所作所為,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操手造作的結果,在迷人的五光十色中滋生著腐敗,是傳媒的大忌。
你好!你辦的《白墨傳奇》網絡開通以來,讀者看後紛紛投稿,多方面介紹白墨,起了很好的宣傳作用,真是可喜。 你在網頁上全部登出《詩詞路上一君子》十三篇,紫雲女仕把當代大詩人白墨寫的厚重凝遠,真是難得一見的情文並茂的美文,是以文會友、文人相親的頌歌。 現在,電視、電臺、電網成了造勢工具,有時一夜之間可以把默默無聞之人捧紅,這種做法文藝界特別在行,政界出手更甚,其它各行各業仿效起來特別賣勁,一個更比一個有花招,玩弄的技巧效應驚天地泣鬼神,此風越刮越大,佔據著人們視聽的很大空間,這是科技應用於傳媒後必然要產生的一種現象,應以平常心態看待。一個人是否真有才華,還是讓時間去檢驗吧!經過一段時間的表演,名符其實者太少,大多是濫竽充數。能大規模玩起以假亂真、以假當真的,有不少是權勢者臺前幕後的所作所為,是有錢能使鬼推磨的操手造作的結果,在迷人的五光十色中滋生著腐敗,是傳媒的大忌。
「懷」「才」不遇(鄭懷國)
我和國才兄(白墨)相遇是在柬埔寨的華校的專修班(高中)第一年,1968年,當然,印象最深是他的作文好,每次派作業時,老師便說,這一次又是你們班上的文膽寫得最好……,我也是喜歡寫作,便是一個學習和挑戰的對象。但我們相處和洽,在那種戰火在身邊燃燒的年代,高談闊論人生理想之外,不免交換語文學習的心得,也開始對古詩詞的探討。一天,我在家裏的舊書堆裏偶然看到一本《白香詞譜》,如獲珍寶,拿去和他一起翻閱, 大概也是我們第一次嚐試填詞吧。過了這麼多年,有很多事情我都記不起來,但國才同學還記得我們作過的一對聯 : 高談闊論啞巴郎,……。
我不認識的白墨先生(劉家驊)
不認識,怎麽能寫呀?這也是我自己幾次對自己的發問。可是我心靈深處不知為什麼總逼著我敲起鍵盤來。也許是「臭味相投」吧!「臭味相投」是他對我們倆之間最體貼的用字,我十分贊同。
感言《白墨傳奇》(海語)
《廣州老伯在多倫多》博客的《白墨傳奇》專欄開通以來,許多詩人、作家、教授、學者以及他的同學、朋友等等寫了許多文章,從各個方面評說白墨先生的人格文品和在詩詞上的卓越成就,閱讀後深受感動,真為海外出了這麽一位弘揚中華文化的奇人而欣慰。
顫慄的場景,不枉的人生(許之遠)
一
廣州老伯要闢一個「白墨傳奇」的專欄,在小引上對傳主傳奇的半生,充滿好奇和敬佩,是開闢這專欄的原因。白墨是誰?他是加國的朱舜水,在中文報刊主編中國傳統詩壇凡460多期從未間斷的人。這個記錄已是一個傳奇了。
廣州老伯要闢一個「白墨傳奇」的專欄,在小引上對傳主傳奇的半生,充滿好奇和敬佩,是開闢這專欄的原因。白墨是誰?他是加國的朱舜水,在中文報刊主編中國傳統詩壇凡460多期從未間斷的人。這個記錄已是一個傳奇了。
老同學白墨(江麗珍)
我認識白墨──盧國才於1967(或1968)年左右,屈指算來,已整整40年了。在生命的長河中,40個春秋應該是一段漫長的歲月;當時,我們因同窗而成為好友。1970年,時局變遷,離開學校後,大家各奔東西。光陰荏苒,轉瞬間我們己不再年輕,但直至今日,友誼的紐帶卻跨越時空,維繫著彼此的心靈;這,大概也是一種緣分吧!
謝謝你!白墨(蔡麗華)
自從老伯在博客發表征文《白墨傳奇》開始,我先後拜讀了聞山、紫雲、麗珍、懷國、劉家驊等大作,尤其是紫雲的《詩詞路上一君子》,詳細轉述詩朋好友和紫雲本人對白墨的讚賞和評價!一篇篇讀來令我對白墨有了更多的了解。
先生(唐偉濱)
有緣結識白墨先生始自2008年的清明,由於懷念過世的父親,於大雪之日寫了一首七絕抒發思念之情,寫完後想不妨發去《華僑新報》上《詩壇》專欄試試,沒想到很快就收到先生熱情的回信,除了指出諸多格律方面的錯誤,更發來有關學習寫作古體詩詞的資料,並邀請我多寫多寄稿,我甚是感動。我從小雖也喜歡文學,可都是泛泛涉獵,從不自認有這方面的才華,古詩詞除了喜歡吟誦,對「平平仄仄」等古體詩詞的相關知識其實是一竅不通。因為先生的鼓勵,也想趁此機會學習寫作格律詩詞,趕緊將發來的資料認真看了幾遍,把那首七絕改了又發回去,可是仍然還有錯誤之處,先生又回信提出意見,這樣一來一往,我記得起碼是修改了四、五稿之後才算是勉強過關了。心裡不禁感嘆,寫古詩真不容易,這樣短短一首28字的七絕就煞費許多心機。由於我天資愚笨,每次的詩稿都不免多多少少有錯誤,但是先生每次總是耐心地指導指正,我在不斷學習中也漸漸對先生的人格及學識有了一個清晰的印象。
詩詞路上一君子(紫雲)
詩詞路上一君子
──我認識的白墨
在寫「女人一枝花」的同時,我在想我可以不可以寫「男人一君子」,如果能夠寫,我第一個會寫白墨,而且就定題為「詩詞路上一君子」。想來想去,我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去寫那個我並不了解的群體,但是為白墨君寫上一筆卻一直是我的願望。在我的一枝花決定成集之時,我想我要實現為白墨君寫上一筆的願望,就將這一君子記錄在我們的花園中吧。在姹紫嫣紅的花園中,怎麼能少得了一位「賈寶玉」呢?──這是一句玩笑!
──我認識的白墨
在寫「女人一枝花」的同時,我在想我可以不可以寫「男人一君子」,如果能夠寫,我第一個會寫白墨,而且就定題為「詩詞路上一君子」。想來想去,我覺得自己沒有那個能力去寫那個我並不了解的群體,但是為白墨君寫上一筆卻一直是我的願望。在我的一枝花決定成集之時,我想我要實現為白墨君寫上一筆的願望,就將這一君子記錄在我們的花園中吧。在姹紫嫣紅的花園中,怎麼能少得了一位「賈寶玉」呢?──這是一句玩笑!
白墨寫作與奉獻精神(張清)
白墨、盧茵是筆名,他的原名盧國才。1953年5月19日出生於柬埔寨金邊,原籍是廣東揭陽縣人,在柬埔寨金邊端華中學完成高中教育,足跡遍及越南、泰國等地。曾住過泰國柬埔寨難民營,1980年2月1日移居加拿大,現居魁北克省蒙特利爾(滿地可)。
2009年10月21日 星期三
第676篇:《秋懷》
一雨成秋,才10月,還沒有到萬聖節,已寒風襲人。氣象台預測今晚氣溫會激降至零度,並將有雪。賞楓時節很快就過去,雨中朦朧的秋景,煙靄迷霧,像一幅彩色山水畫,充滿詩意。不同的心情,對秋天的愛與憎也迥然不同。以平常心看待事物,換一個角度去欣賞秋風秋雨,就像用不一樣心境去面對逆流困境,原來也不外如此,沒啥大不了。深秋懷念遠人,對景吟秋,但不必悲秋。
2009年10月14日 星期三
第675篇:《長壽》
最後一位開國上將呂正操今天病逝,享年104歲,令我想起多年來一直無法完成的壽命資料蒐集工作。這是超過20年的「人物生歿錄」編寫過程中的另一重要條目。對已逝世者,可以蓋棺計壽;而仍在世者,就要不斷為他們添壽,所以每年都要修訂增補,又因時間有限,只能一拖再拖。
2009年10月7日 星期三
第674篇:《爭光》
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由美國華裔物理學家,有「光纖之父」美譽的高錕獲得。這位曾經出任香港中文大學第3任校長的電機工程專家,1933年出生於上海,祖籍江蘇金山,祖父是清末民初時期「南社」著名文人高吹萬,父親是留美歸國的執業律師高君湘,叔父是近代著名天文學家高君平,他與弟弟高鋙於入學前已跟私聘家庭教師誦讀四書五經。10歲時就讀以中英法文教學的國際學校,15歲移居台灣,再遷居香港。留學英國,1957年取得倫敦大學電子工程學學士學位,1965年在倫敦帝國理工學院獲得倫敦大學哲學博士學位。其最大成就是鑽研利用玻璃纖維進行訊號傳送。
2009年9月30日 星期三
第673篇:《秋情》
清晨6點半才回到家,一路上風雨交加,氣溫降至攝氏6度,寒意襲人。連續幾天的雨水,令枯黃的草坪轉綠,楓葉也漸漸由綠變黃、橙、紅,正是賞楓好時節。今年中秋節剛巧是星期六,不用上班,可惜氣象局一早就預告當天會下大雨,真希望這估測不準確,可以在屋後陽台吃餅賞月。
2009年9月23日 星期三
2009年9月16日 星期三
2009年9月9日 星期三
2009年9月2日 星期三
第669篇:《心願》
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10週年會慶在即,如何慶祝這個日子的到來,有的詩友建議出版紀念特刊;有的提議舉辦宴會,邀請滿地可文化界、報界、僑界人士出席;有的希望多些詩友個人專集付梓成書;有的倡議開辦詩詞研究班,為喜愛詩詞的朋友講解作詩要訣。所有意見都非常珍貴,如果能力可以做得到,真是賞心樂事。我甚至還夢想能組團前往中國大陸,舉辦「詩詞之旅」,從名勝古蹟中找尋歷史腳印,沿著詩詞之路暢遊大江南北,謳歌壯麗河山,進入時光隧道回到千年唐宋。
2009年8月26日 星期三
第668篇:《點滴》
清晨5點半放工,滿頭大汗離開工廠,停車場漆黑一片;微風迎面吹來,十分涼爽,氣溫只有15度,與車間40幾度的高溫相比,簡直從赤道回到北極。氣象局報導,週四晚溫度會低至攝氏9度,對我們這群爐邊幹活的工人來說,越冷越開心。謝天謝地!總算捱過了酷暑炎夏。然而每年這時候,我的鼻敏感就開始發作,眼睛發癢,喉嚨疼痛,噴嚏打個不停,涕泗縱橫;要等寒流來到,雪花飄落,才恢復正常;年復一年,藥石罔效。過去曾經有親友介紹,去找醫生打一針醫治花粉症,剛開始一、兩年還有點收效,到了第3年,麻煩就來了,的確沒有鼻塞,但鼻涕卻積在兩眉中間印堂處,頭疼難耐,變成鼻竇炎。經中醫多次診治,服了不知多少藥劑,鼻涕終於流了出來,是深色的濃水,有異味,頭不再疼了;我從此也拒絕注射這所謂的特效針。有醫生提議我在花粉季節到東南亞去避一避,不必用藥,也無發病,他笑說這花粉敏感症是「加拿大特產」,註冊商標也!
2009年8月21日 星期五
第667篇:《念舊》
家裡新添了兩個大書架,幾乎高及地下室的天花板,用來放我數千冊中文雜誌。交給老伴的新任務,就是將這幾十種雜誌按年份、期數分類,重新排列,方便查閱。這些舊雜誌,從1985年開始,到1998年為止,有《九十年代》總340期休刊號(1998年5月),有《潮流》創刊到停刊,有《香港文學》雜誌自劉以鬯主編的第17期到最後的第187-188期合刊(2000年7-8月),自2000年9月改版,由陶然接任總編輯,由直排改為橫排,我就停止訂閱。還有《明報月刊》、《爭鳴》、《廣角鏡》、《鏡報》、《南北極》、《華人月刊》、《百姓》半月刊、《前哨》、《動向》、《財富》、《草根》、《開放》(由《解放》創刊號到改版為《開放》)、《中報月刊》、《博覽》、《世界知識》、《郵票世界》,以及其他十幾種不定期購買的中、港、台雜誌。雖然內容都已經時過境遷,但偶爾翻閱,時光倒流,恍若隔世,思維又回到廿年前的1989年,回到1997年香港回歸前夕。
2009年8月12日 星期三
第666篇:《考驗》
本欄自1996年9月20日於《華僑新報》第291期開始寫第一篇隨筆《賞月》,至這個星期剛好寫到第666篇。西方迷信,認為666這數字不祥,起因是自《聖經》啟示錄的獸名數目,被稱為「魔鬼數字」;而中國人則有「三三不盡,六六無窮」的說法,是好兆頭,是大吉大利也。「六六大順」還被解釋成:心情順、身體順、家庭順、事業順、錢途順、感情順。東西文化的差異,可見一斑。
2009年8月5日 星期三
第665篇:《豐收》
魁北克中華詩詞研究會於1999年11月6日成立,《詩壇》至今正好500期整(不計剛開始的五期試刊號)。曾經做個統計,一共發表了9474首詩詞,詩友超過百名,遍及全加各省、市和歐、亞、北美多國。10年刊登一萬首,這個數字,的確振奮人心,在海外中文報業史上,堪稱創舉、奇蹟。
2009年7月29日 星期三
第664篇:《行塵》
2009年7月22日 星期三
第663篇:《雅趣》
2009年7月15日 星期三
第662篇:《歇息》
還有兩天,全廠休息,就可以放兩星期長假,對打工仔來說,是多麼難得的賜予。每年7月和12月最後兩星期,工廠必須停工,全面維修,除了電機技術人員、機械師傅,其他工人都「奉旨休息」。12月是聖誕、元旦長假,冰天雪地,除非到東南亞去避寒;7月份應該是「歇伏」,伏天避暑休息,又有假期金可以領,其興奮之心情可想而知。然而,誰說今年的7月是「伏天」?我今早放工,氣溫只有攝氏11度,步行去停車場,晨風很冷,必須穿牛仔外套。來加拿大近30年,往往未到7月,就已經是30幾度的酷暑,10幾度的夏天,還是頭一回遇到,冷氣機變得無用武之地。在爐邊工作,汗流浹背,當然希望天天都是10幾度,甚至越冷越好,這是多麼矛盾的心理。
2009年7月8日 星期三
第661篇:《慨嘆》
昨天(7月7日)已故流行樂巨星邁克爾‧傑克遜的追悼會在洛杉磯舉行,電視直播約3個鐘頭。多名娛樂界、體育界、政界名流和親朋好友用動人的歌聲和感情豐富的演說,為一代歌王的不平凡一生劃上了完美的休止符。傑克遜的11歲女兒芭莉絲在典禮結束前賺人熱淚的那一段話:「自從我出生開始,爸爸一直都是最好的爸爸,我只想說我愛他,非常愛他!」令全場氣氛升至沸點。
2009年7月1日 星期三
第660篇:《記述》
放工回來,已經是7月1日清晨6點半,匆匆上樓小睡,老伴可能以為今天是加拿大國慶節,所以沒有喚我起身;近10點才驚醒,將她昨晚打字的詩稿加進《詩壇第495期》中,然後打電話去嘉華向譚公催稿;他說今天休假,公司裡只有他自己一人,我們聊了一會才收線。兩個女兒難得有假日,睡到中午還沒有動靜;由於下午我要照常去工廠上班,家裡當然不會有什麼活動,一切與往常無異。
2009年6月24日 星期三
第659篇:《閑暇》
今天是魁北克省慶,工廠一連放6天假,直到下星期二才開工,7月1日加拿大國慶日照常上班。在這法語省份,省慶比什麼節日要來得重要,連超級市場也關門,只有藥房和便利店營業;國慶日則成了搬家日,公寓租約都定在7月1日生效,每個角落停泊搬運公司大小貨車;過了這一天,你就可以看到城市的另一風景線:街頭巷尾到處是拋棄的床褥、舊傢俱、電視機、爐頭、雪櫃。
2009年6月17日 星期三
第658篇:《網緣》
本欄第491篇「上網」曾寫道:「上網成了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環節,每天在網海中暢遊,想知道的東西一網打盡,想解決的問題網羅張列;漸漸地,網中人被網住,過份依賴網路,一旦無法上網,忐忑不安,心浮意燥,似乎沒有電腦就不能過日子,上不了網就惶惶不可終日。到最後,電腦故障就寫不出東西,網路阻塞,病毒入侵,就像自己患病那樣,眉頭緊鎖,渾身不自在,這種現象應該叫做“網病”」雖然對上網是又愛又恨,但一「網」情深的感覺,仍然一天比一天濃厚。
2009年6月10日 星期三
2009年6月4日 星期四
第656篇:《壽宴》
2009年5月28日 星期四
第655篇:《儒商》
有緣韻海成知己,欣逢壽辰堪醉。十載盟鷗,半生弄墨,結集詩書傳世。天涯報喜!讚飽學儒商,騷壇前輩。八二松齡,蘭心梅骨一君子。
離鄉遠航萬里。袖長雖善舞,謀營無愧。惠澤同僑,樂捐公益,澹泊功名權位。韶華似水。嘆譽滿吟林,德留青史。賡詠延年,唱酬情最美。
離鄉遠航萬里。袖長雖善舞,謀營無愧。惠澤同僑,樂捐公益,澹泊功名權位。韶華似水。嘆譽滿吟林,德留青史。賡詠延年,唱酬情最美。
調寄《齊天樂》──賀譚公銳祥壇主九秩晉二榮壽
2009年5月20日 星期三
2009年5月13日 星期三
2009年5月6日 星期三
2009年4月29日 星期三
2009年4月24日 星期五
滿地可歷屆全僑公祭大典祭文
「克勤克儉餐無完粟異邦垂典範,為國為家衣不蔽膚楓嶺樹楷模。」
(一九九八年第三屆公祭祭聯,譚銳祥撰)
大哉華族,遍佈全球。壯哉龍裔,享譽五洲。
先僑茹苦,開墾源流。滿城創拓,功績長留。
緬懷前輩,勤儉運籌。芸芸後繼,念祖悠悠。
秉承遺志,帷幄綢繆。滄桑巨變,再展鴻猷。
聚沙為塔,集腋成裘。齊心攜手,協力合謀。
宏圖錦繡,百尺竿頭。嶄新明日,更上層樓。
飽經風雨,歷盡沉浮。慎終追遠,禱告祈求。
英靈保佑,各業豐收。祖宗福蔭,眾願能酬。
消災除禍,困險不憂。安民富國,衣食無愁。
一帆破浪,順水行舟。繁榮華埠,發奮上游。
炎黃骨肉,化解恩仇。太平萬世,歡樂千秋。
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第三屆公祭祭文,十一尤韻,白墨撰)
(一九九八年第三屆公祭祭聯,譚銳祥撰)
大哉華族,遍佈全球。壯哉龍裔,享譽五洲。
先僑茹苦,開墾源流。滿城創拓,功績長留。
緬懷前輩,勤儉運籌。芸芸後繼,念祖悠悠。
秉承遺志,帷幄綢繆。滄桑巨變,再展鴻猷。
聚沙為塔,集腋成裘。齊心攜手,協力合謀。
宏圖錦繡,百尺竿頭。嶄新明日,更上層樓。
飽經風雨,歷盡沉浮。慎終追遠,禱告祈求。
英靈保佑,各業豐收。祖宗福蔭,眾願能酬。
消災除禍,困險不憂。安民富國,衣食無愁。
一帆破浪,順水行舟。繁榮華埠,發奮上游。
炎黃骨肉,化解恩仇。太平萬世,歡樂千秋。
嗚呼哀哉!伏惟尚饗!
(第三屆公祭祭文,十一尤韻,白墨撰)
2009年4月22日 星期三
第650篇:《詩翁》
2009年4月17日 星期五
2009年4月15日 星期三
第649篇:《掇言》
肖兔的小女抱著黃道超博士贈送的巧克力巨兔合影 |
2009年4月9日 星期四
第648篇:《感誌》
上週末適逢己丑清明,家中料理拜祭事宜。如果在以前,我會詩興大發,寫首詩或填闋詞,但今年卻破例,原因是埋頭在電腦前整理《詩壇統計表》。大女兒去大學考試,以便確定她需要用多少個月的時間準備考取律師執照;小女兒也沒有回來,留在校舍溫書,家裡剩下我們兩人,頗感冷冷清清。祭品滿桌,想起饞嘴的小女一個人沒什麼好吃的,我們於是決定開車去麥基爾大學西島分校宿舍,將一大袋好吃的東西送去,這突如其來的驚喜,令小妞喜出望外,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
2009年4月3日 星期五
詞牌一覽表
1,1996.04.11讀老牛贈書《傷逝》有感
2,1996.09.30敬悼保釣英雄陳毓祥烈士
3,1998.08.03強烈抗議印尼暴徒姦殺華人婦女
4,2003.02.26新疆地震感吟
5,2004.03.31哭張東岳小妹妹遇害
6,2012.12.26別了!詩壇
7,2020.04.30疫境感言
2,1996.09.30敬悼保釣英雄陳毓祥烈士
3,1998.08.03強烈抗議印尼暴徒姦殺華人婦女
4,2003.02.26新疆地震感吟
5,2004.03.31哭張東岳小妹妹遇害
6,2012.12.26別了!詩壇
7,2020.04.30疫境感言
8,2023.11.01麗華同學赴越省親
9,2023.11.02麗華同學赴越省親次韻懷國兄
10,2023.11.04無題疊韻懷國兄
11,2024.04.15重讀麗華《2019美加遊記》感懷
12,2025.01.08參觀香港歷史博物館
第647篇:《俗筆》
美國紐約蔡麗華同學於《廣州老伯在多倫多》網上開一欄目,取名「凡人俗筆」,這名字的確取得好!因為我們都是凡間非常平凡的凡人,用通俗易懂的語言,淺俗純樸的禿筆,寫的都是世俗周圍發生的俗人俗事。除了這個欄,還有法國巴黎江麗珍同學的「舒心漫筆」、中國河北保定林新儀同學的「老兵新傳」,尚欠端華才子關不玉同學未開欄目,希望早日能讀到他的精彩好文章。
2009年3月29日 星期日
2009年3月25日 星期三
第646篇:《雅緣》
七十五年風雨路,雪泥鴻爪留痕。敢憑雙手扭乾坤。牧童甄學者,錦鯉躍龍門。
豆腐大王洋博士,熱心辦校傳薪。可余亭裡筆耕耘。楓邦揚國粹,韻苑寫雄文。
調寄《臨江仙》──何校長宗雄博士回憶錄《雪泥鴻爪七五年》原稿讀後
許之遠老師《可余亭序》墨寶 |
2009年3月22日 星期日
第645篇:《僑校》
接到何宗雄校長的電話,告知魁省蒙城中文學校(現改名為魁省中華文化教育學院)將出版紀念特刊,慶祝30週年校慶,囑咐我為特刊撰寫一篇文章。時間過得真快,還記得10年前,我在20週年紀念特刊中發表一篇《蒙城中文學校校慶感言》,篇末填了一闋詞,祝賀該中文學校越辦越好:
2009年3月12日 星期四
2009年3月11日 星期三
第644篇:《見工》
上星期五凌晨6點才放工,我將一袋骯髒的工作服帶回來,並向工友說聲:「週末快樂!下星期一見!」他們都很奇怪,因為當天下午要回來加班。只有工頭一人知道,我告訴他,除了星期五之外,下星期二也請病假。當他瞭解我告假的目的後,語重心長的搖頭嘆息:「都是為了孩子」。
2009年3月6日 星期五
2009年2月25日 星期三
第642篇:《踏雪》
上星期六那天,陽光普照,萬里無雲,氣溫徘徊在零下四、五度之間,又沒有刺骨寒風,最適宜郊遊。兩女哀求我們一起出去享受難得的冬陽,雖然我放工回來已經是凌晨近6點,睡不到幾個小時,但精神奕奕,立即表示贊同,三票對一票,老伴即使怕冷怕摔倒,也只好就範,勉強答應。
2009年2月19日 星期四
第641篇:《隨思》
上星期五出門返工前匆匆開啟信箱,收到了3個郵包,令我喜出望外。一個是紫雲詩友一天前速遞的新書《女人一枝花》;一個是2月份溫尼辟《緬省越棉寮華報》;還有一個是加拿大郵政總局從渥太華寄來的,裡面有我渴盼的東西,想不到真的「趕得及」送達。那是一份準備送給老伴的禮物,是我從網上向郵政局訂購的郵票,果真能在情人節前收到,誰說13號是「黑色星期五」?
2009年2月11日 星期三
第640篇:《廝守》
今年2月14日情人節正好星期六,令這個商業味道極濃的節日更具經濟收益。愛人情侶,有的利用這一天向心上人求婚;有的選擇這一天「拉埋天窗」結婚;有的藉機送禮物贈紅玫瑰表白真心,以「補救」面臨危機的感情。有緣的,這一天的付出可以得到很多收獲;無緣的,這一天的努力也許白費。不管怎樣,餐廳花店生意滔滔,售情人節賀卡的,賣紅心型巧克力的,可以賺一筆。
2009年2月7日 星期六
2009年1月29日 星期四
第638篇:《說牛》
今天是己丑牛年正月初一,牛年談牛,增添春節氣氛,也算應景也。首先向諸位說吉利話:牛年發財,金牛滿屋!牛年當旺,金牛獻瑞!在十二生肖中,牛居次席,前鼠後虎,說卦以「坤為子母牛」。牛與十二地支配屬「丑」,丑字像牛頭,因此丑時﹝夜間一點至三點﹞又稱牛時。
2009年1月21日 星期三
第637篇:《肖牛》
昨天(1月20日),肖牛的奧巴馬在牛年即將來臨前,宣誓成為美國第44任總統,這是繼第21任阿瑟、第29任哈定和第38任福特之後,第4位肖牛的美國總統;尼克松雖然生於1913年,但由於他的生日是1月9日,離正月初一(2月6日)還差將近一個月,所以仍肖鼠。猶憶1997丁丑年,肖牛的董建華成為回歸後首任香港特首;12年後,奧巴馬當選為美國歷史上第一位黑人總統,他昨天宣誓時手按的就是1861年林肯總統所用過的聖經;信不信由你,1865年,林肯被刺殺,那一年正好是乙丑牛年。古今中外肖牛名人不勝枚舉,鑒於篇幅有限,只能選部分羅列聊作茶餘飯後談話題材。
2009年1月15日 星期四
第636篇:《歸來》
終於結束了為期3週的中港越之旅,於上星期六早上回到拉娃。由攝氏零上14度的香港到零下19度的滿地可,氣溫30幾度之差距,加上13個鐘頭時差,我的眼皮不聽使喚,整天迷迷糊糊,總睡不醒。幸好還有兩天休息,星期一下午才返回工廠上班,懶洋洋的提不起勁,好像打了一場仗,渾身酸痛,有氣無力。今天凌晨5點許放工,外面溫度加風速效應是攝氏零下32度,而且這幾天連續大寒,明天最高氣溫也只有零下23度。與零上30度的越南,天淵之別也!
2009年1月12日 星期一
探親之旅其二十(完結篇)(加拿大溫哥華─滿地可)
2009年1月10日 星期六
探親之旅其十八(香港)
2009年1月9日(星期六)香港
![]() |
《漢語大詞典》光碟 |
我未7點醒來,嚐試上網,仍然失望。淑芬9點去醫院覆診,我們和國偉到美心MX吃早餐,然後他帶我們去太古城郵政局,將兩大紙箱的衣物郵寄回加拿大,郵資360元。因為我們4個行李已爆滿,而航空公司規定每人只準帶兩件行李,每件不超過50磅。我們只好將多餘的衣服雜物寄回,騰出空間放東西。國偉先回家,我們去太古中心的日本百貨公司,買了4件童裝準備帶回去給甥孫們。惠茵叫我自己搭巴士去書店看書,但我表示不想再花錢,所以沒有去。誰知在吉之島5樓有一家商務印書館,我買到幾本好書,付款時發現我的心頭好,如獲至寶,原來是家裡那套天天使用的《漢語大詞典》,將10本巨冊濃縮成一張光碟。售價1200元,九五折優待,惠茵鼓勵下我毫不猶豫就買了下來,心情格外興奮。
探親之旅其十六(深圳)
2009年1月7日 星期三
探親之旅其十五(香港)
2009年1月5日 星期一
探親之旅其十四(越南西貢─香港)
2009年1月4日 星期日
探親之旅其十三(越南西貢)
探親之旅其十二(越南頭頓)
2009年1月3日(星期六)越南頭頓
抵頭頓碼頭 |
一早未7點就喚的士出門前往白騰碼頭,誰知剛上車不久,才發覺我的腰包遺忘在枕頭下面,即刻叫司機打回頭路返酒店。一路上紅燈又紅燈,我的心焦得如熱鍋上的螞蟻,萬一職員搞清潔衛生,我就完蛋了。腰包裡面很多美金都是惠茵的姐姐托她買海味的,而我們還有一個星期的盤川也都在裡面。總算回到鳳凰酒店,謝天謝地,懶洋洋的職員沒有即刻收拾房間,我掀起枕頭,看到腰包後,從此錢不離身,睡覺也要「腰纏萬貫」!重新趕路,到白騰碼頭,噴射水翼飛船即將起程,似乎只等片刻就出發,有驚無險。驚魂甫定,沒有心情從船上看西貢景色,而是閉目養神,鄰座年青媽咪正給孩子餵奶,嬰孩又哭又鬧,怪可憐的媽媽!
2009年1月3日 星期六
探親之旅其十一(越南西貢)
2009年1月1日 星期四
探親之旅其九(越南西貢)
探親之旅其八(香港─越南西貢)
12月30日(星期二)香港─越南西貢
攝於越南航空VN763號班機上 |
一早起來,上網無法寄出昨晚寫好的「探親之旅其七」,心裡很不是滋味。到樓下吃早餐,然後搬出行李,匆匆出門,乘搭A12機場巴士,一個鐘頭抵達赤鱲角國際機場;人龍排得好長,我一面排隊辦理登機手續,一面利用機場網絡上網,與兩女通視像電話。由於相機摔壞了,心情很差,取了登機證,到樓下吃點東西,然後在機場豐澤公司找照相機,售貨員介紹了一部Sony Cyber-Shot 10.1數碼相機,並買了一張4G記憶卡,職員將充好電的電池給我使用。時間已經很緊迫,我們急忙入閘。持外國護照離港旅客很多,排到我時,只差幾分鐘就趕不及登機。我們一坐下,越南航空VN763號班機就起飛了。想起舊地重遊,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息。飛機於當地時間下午4點半抵達越南胡志明市新山一機場,這裡時間比香港遲一個鐘頭,與滿地可正好相差12小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