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多年前,明末洪自誠著了一部《菜根譚》,共三百六十章,每章雖然只有三言兩語,卻都是至理名言,是修身處世最佳的讀本。整部書的最重要哲理,是恕道和恬淡,是教人如何與世無爭,藏才隱智,如何絕俗超塵,融通自在,說到底,是教人如何隨遇而安,開心過美好生活。
伍兆職先生曾作一首「豁達詠」的七律,頗能深諳、澈悟《菜根譚》箇中真諦。「得豁達時還豁達,能偷閒處且偷閒」,伍先生酷愛「吟詩醉月」,雖年近古稀而「活潑童心老復還」也。
讀到一首好詩,尋獲一本好書,寫成一篇隨筆,填了一闋短詞,皆是開心樂事。考證出某個典故的出處,翻查到某位名人的履歷,在剪報堆中發現廿幾年前的舊報紙,都足以令人開心。在通訊錄中找到卅年前老同學的地址,郵差送來多年音訊全無的朋友之來函,半夜朦朧睡夢中忽然接到遠方親人的電話,這些都是開心的源泉。即使是看了一場球賽轉播,聽了一曲鋼琴獨奏,或是一集「開心看天下」,也會隨著球員射門而歡呼,會隨著琴鍵跳躍而陶醉,會隨著螢光幕遨遊大江南北。可見開心不一定要等到中彩票,不一定要上台領獎,不一定要大魚大肉、珠光寶氣。
小病初癒,不再靠人扶,可以自己下床,也夠開心的了。幾天沒吃過東西,現在有點胃口,才發覺白粥原來挺好味,能吃下一小碗,全家人都開心了。情人節凌晨放工回來,到廿四小時便利店買朵紅玫瑰,插在花瓶中,放置床沿小几,老伴一早醒來,見到鮮花,開心得整日樂不可支。小女不喜歡有影星的月曆,提議畫幅卡通動物,把天王的尊容遮掩,於是大伙合作,你畫長鼻子,我畫大耳朵,她畫彎牙,彩色筆各顯神通,一隻大笨象就完成了,大家齊簽名,別忘了填上日期,開心的星期天成了家庭同樂日,大女兒提議打電話喚意大利披薩餅,慶祝大笨象誕生也。
曾到學校與小女的老師見面,談了一個多鐘頭,她希望我們不要將自己不愉快的經歷告訴孩子,以免在幼小純潔的心靈留下難以磨滅之陰影,對其今後成長過程會產生不良的負面影響。也就是說,不要來那一套憶苦思甜,不要對孩子繪聲繪影描述船民如何投奔怒海,赤柬殺人鏡頭多麼殘酷,飢餓的難民吃人肉何等恐怖。開心的童年,是充滿歡樂,沒有打罵,沒有欺詐,太早灌輸複雜的人生百態,只會令孩子變得老氣橫秋,變得世故圓滑,將再也找不回童年僅有的天真。
對小朋友來說,一張畫紙,幾枝彩筆,任由塗鴉,才是屬於他們的天地。而音樂是開心的催化劑,孩子對樂器的喜愛,也像對畫筆的熱衷一樣,兒歌創作者的貢獻不亞於童話作家,他們是開心的使者。兒童節目主持人和幼稚園老師、托兒所管理員,由於長期接觸小朋友,在笑聲中度日,他們的心境比實際年齡要年輕得多,雖然勞心勞力,但他們會被孩子的純真感染得更開心。
凡事樂觀豁達,是開心的秘訣。唐代詩人高適曰:「豁達常推海內賢,殷勤但酌樽中酒。」胸襟開朗,寬懷豁達,「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賭場上一擲千金,謂之豪爽,情場上一刀兩斷,堪稱瀟灑,而凡事看得開,不計較個人得失,拿得起,放得下,是為豁達。「既來之,則安之」是豁達的最佳詮釋。所謂看得開,就是淡化,以平常心態面臨逆境,就能開心。
陸游絕筆嘆云:「死去元知萬事空」,人到了生死關頭,才驚覺什麼也沒能帶走,墓葬的,七尺銅棺,一抔黃土,長埋地下,火化的,就只剩那堆骨灰,一生的榮辱、恩怨、是非、毀譽,多少才華學識,幾許功名爵位,全都消失在灰燼中,覆蓋在靈柩下。能留給世人的,就是白紙黑字的書信手稿,就是發表於報章雜誌的詩文,就是裝釘成冊的書籍,故有「書比人長壽」之嘆。
開心要活下去,不開心也要捱下去,何苦愁眉緊鎖、哀聲嘆氣?凡事從另一個角度看,「塞翁失馬,焉知非福」?曾向老人家請教如何在逆境中求存,回答是:「開心」,當然不解,四面楚歌的項羽怎麼個開心法?答曰:置之死地而後生。願聞其詳!例如口袋沒錢,在地鐵站拉手提琴,讓音樂消除旅途疲勞,自食其力,怎不開心?吃不了大餐,啃漢堡包一樣能飽;被人冤枉,滿肚委屈,相信公道自在人心,總會有水落石出的一天;就算真的倒十八代的霉,慘遭圍剿,也不要緊,學點阿Q精神,說明你的存在令某些人不安,證明你有自己堅定的立場,不隨波逐流。
別談不開心的東西,還是回到正題。再過兩個星期就是春天了,屋前那數十棵鬱金香、風信子將會燦爛迎春,屋後皚皚積雪將消融。一有時間,就開始為老師的新書打字,憧憬出書之日,是多麼的開心。寫到此,天已大亮,才發覺寫東西原來可以開心得放工回來不用睡覺,又令我想起老外學中文的趣事,既然「開」的反義詞是「關」,開心的反義詞為什麼不是關心?就像睡在地上和睡在地下的含義是一樣,那麼睡在床上和睡在床下呢?想到中文是這麼有趣,的確開心!
(2001.03.09《華僑新報》第52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