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父親節到了,在探討嚴父之前,先談點「父」的別稱。《禮儀》稱至尊,《周易》稱乾、嚴君,《孟子》稱夫子,《爾雅》稱考,《戰國策》稱公,《列子》稱家公,《史記》稱翁,《韓詩外傳》稱先生,《廣雅》稱爸、爹,《晉書》稱大人,魏晉六朝時稱尊,隋《回紇傳》稱多,《北史》稱郎、老公,《南史》稱阿父、阿公,《北齊書》稱兄兄,《舊唐書》稱哥,古詩稱耶,閩俗稱郎罷,關東稱罷罷,吳俗稱老相,又稱爺爺、阿伯,北方稱老子,女真語稱阿馬,鮮卑語稱莫賀。江州民稱大老,今通稱父親、嚴親、老爸,又俗稱老兒、阿翁。其它稱謂還有椿庭、達達、老尊、日宮、阿郎、所天、伯伯、嚴侍等。古代對父親尚有多種分類,有三父八母﹝唐代﹞、四父六母﹝宋代﹞、五父十母﹝明代﹞之說。五父是:親父、養父、繼父、義父、師父。
《詩經》:「父兮生我,母兮鞠我!」「無父何怙?無母何恃?」由於數千年的父權社會,令人對父親有「嚴」不可犯的印象,故《韓非子》有「嚴家無悍虜,而慈母有敗子」之說,《慎子‧內篇》也有「孝子不生慈父之家」的論語,其實是很武斷的。
北齊顏之推《顏氏家訓》曰:「父母威嚴而有慈,則子女畏懼而生孝矣。」又曰:「父不慈,則子不孝;」古時男人三妻四妾,父親作為一家之主,位尊權大,要是當上一官半職,就更不可一世,君欲臣亡,臣不亡謂之不忠,父欲子死,子不死謂之不孝,這種腐朽的思想,令多少無辜的子女陪父親滿門抄斬而人頭落地,被父親盲婚啞嫁斷送一生幸福,為報殺父之仇而血洗武林,以繼承先父衣砵為己任而不敢創新求變。
《荀子》曰:「妻子具而孝衰於親。」《鄧析子》也認為:「孝衰於妻子。」他們都一致斷言,有了妻子兒女之後,對父母的孝敬就減退,因為這種論調,挑起了媳婦與公婆間永無休止的矛盾,作為兒子的,被夾在其間,左右為難,最後為了盡孝而休妻收場。
《管子》:「知子莫若父」,父親果真瞭解兒女嗎?毛澤東真的關心過他的兒子嗎?毛岸英連一天好日子都未享受到,就遺下愛妻,犧牲於朝鮮戰場,他的死,只能讓全國人民更加感受到其父親的偉大而已,此後即使志願軍死得再多,也不會有誰敢怨天尤人。
說到嚴父,就要提到曾國藩。這位鎮壓起義運動的清末湘軍首領,官居極品,是掌握軍國大權的朝廷重臣,他治國主張用重典,而在治家上也嚴令節儉自守,除了遵奉8字信條:「早、掃、考、寶、書、蔬、豬、魚」之外,凡家中男子每日必須看、讀、寫、作。他自己以身作則,規定自己每日用楷書寫日記,每日讀史書10頁,每日記新聞2則,這3件事他一天也沒有中斷過。家中女子則規定衣、食、粗、細,連具體時間都清楚列明,早上燒茶煮飯、打掃房間,中午織麻紡紗,下午和晚上縫製衣服和刺繡,他的夫人和兒媳們雖然住在總督府內,貴為夫人和少奶奶,卻仍每天如此,不得間斷,實屬難得。
曾國藩為官30年,一直身穿布衣布襪,有大典迎賓時才穿一件青緞馬褂,而且穿了30年還和新的一樣。他一生功過自有評論,百年以來,對他的褒貶,從「古今完人」到「漢奸劊子手」,相隔有如天壤,但他教子治家的成績,卻深得後世推崇,蔣介石在給蔣經國的信中,總是勸他勤讀《曾文正公家訓》,是有其原因的。
《三字經》有「養不教,父之過」,由於學校不普及,古人的家庭教育很重要,作為父親,就必定要肩負教子之重任,古代的家訓、家誡、家範、家書、治家格言,大都出自嚴父之手,宋代的家頤在《教子語》中一開頭就強調:「人生至樂,無如讀書;至要,無如教子。」《老學究語》中也指出:「不怕飢寒,怕無家教。惟有教兒,最關重要。」
在孝道式微的今天,父親的嚴諭,再也不容易被兒女遵奉,隨著科學的日愈發達,倫理道德也相對地逐漸淪落、崩潰,嚴父不嚴,孝子不孝,天倫盡喪,怎不令人感嘆!
(1998.06.19《華僑新報》第38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