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少白還是個年青小伙子的時候,就已經開始沉迷作詩填詞了。由於家貧而無法上大學,只能靠自修;每當在報上讀到名家的詩詞,都會剪下保存,並總是想方設法通過報社找他們請教作詩竅門,希望能拜他們為師,結果一直落空,求師無門。
後來,在一次偶然的機緣下,李少白有幸結識了一位頗有名氣的詩人,蒙其不棄,便直呼「老師」。彼此通信往來,談詩論詞,老師將李少白的習作一首又一首修改,每一次都批改得體無完膚,面目全非,每一段評語都尖酸刻薄,如雷轟頂:「難登大雅」,「不堪入目」,「不焚何待」等。最後,那位老師乾脆叫李少白停筆,再讀幾年古文後才寫吧!
李少白經過這一連串的打擊,自尊心受挫,再也提不起勁下筆了。他細心重讀報上名家的作品,發現不少是平仄不符和用錯韻的,不少是對仗不工整和不按詞譜填詞的,不少是陳腔爛調和無病呻吟的,這一發現,使他悟出了一個道理:只要有名氣,就有一切!
為了證實他的預測沒有錯,李少白決定做一次實驗。他從報上抄了兩位名家的詩作,填上自己的名字,又把他的兩首詩分別署名兩位名家的大名,然後親自登臨呈交老師過目。只見老師的目光投在署名李少白的稿紙上時,露出了一臉的無奈,一目十行草草掠過,就丟在桌上,當他看到署名兩位大師的李少白作品,表情立刻一百八十度轉變,裝模作樣,搖頭擺腦反覆吟誦一番,然後嘖嘖讚嘆不已,連聲叫好,清清喉嚨,開始訓話:「看!名家就是名家,遣詞用字,出神入化,結構嚴謹,比喻恰當,韻律鏗鏘,堪稱一流佳作。」然後又安慰李少白:「不要灰心,慢慢來,作詩是一輩子的事,你還年青,一點也不急!」
李少白的測驗,恢復了他的信心,從此他再也不去找這位老師,以後的日子,他日以繼夜瘋狂啃書,見縫插針大量創作,連續不斷向五、六家報刊投稿,經過幾年的努力,他結集出版了兩本詩集,作品見報率漸高,並參加了筆會,儼然攀登作家行列,他終於被稱為「詩人」。
這個消息很快傳到了老師那裏。一天,李少白收到了老師的來信,希望他有新作寄給老師「先睹為快」,並代為在著名詩刊上發表;李少白想起了往事,心中感慨萬千,就在舊稿中抄了幾首十幾年前被老師評為劣品的詩作傳真寄上,一小時後,他收到了老師的傳真回函,在詩作下面用毛筆加上了這樣的評語:
「少白老弟:士別三日,刮目相看,果真是青出於藍,不可同日而語也。老弟大作,意境清新,揚抑頓挫,擲地有聲,對仗天衣無縫,承接峰迴路轉,堪稱絕唱,完全可與吟壇名家一比高下。只要堅持不懈,前程未可限量,日後必能自成一家矣。」
李少白幾乎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反覆琢磨這段評語,覺得既好氣又好笑。這時,他的兒子從學校回來,興高彩烈的把一幅在校內得到大獎的畫作呈交他手上,並懷著期待的目光希望能從父親臉上找到稱讚的表情,誰知李少白冷淡的看了一眼,很無奈的說道:「這就是獲獎佳作?我實在欣賞不出是畫些什麼?」兒子的眼淚奪眶而出,委屈的狠狠頂了嘴:「如果這幅抽象畫是署名畢加索,您一定會說好!」
李少白被兒子這當頭棒喝,啞口無言,心中真不是滋味。
(1997.03.07《華僑新報》第315期)